第四卷 麒麟高卧声自远 第十七章 郢州之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
    李言庆和李建成窃窃私语,朝堂上的争吵,却趋于白热化。
    甚至有些人,开始责怪李世民先前强硬的态度。话语中隐隐约约,将突厥使团之死,与李世民联系在一起。
    李世民那张英挺的面容,却是越来越黑。
    “养真!”
    李渊突然开口。
    李言庆一怔,连忙上前道:“臣在。”
    “你和房玄龄比较熟悉,你以为襄州可守得住吗?”
    李言庆想了想,“襄州目前的状况,臣并不清楚。不过,西安王下落不明,必然令襄州上下惶恐。太子刚才说。襄州如今由襄州司马盛师彦主持,此人的名字,臣也听说过。当年为潢关鹰扬郎将,确有本领。然而臣以为,盛师彦未必能稳住襄州的局势。”
    “此话怎讲?”
    “陛下,襄州乃江谁要地,需重臣守卫。
    西安王生死不明,必然会令襄州陷入惶恐。盛师彦虽为悍将,未必能镇得住襄州。”
    “那以王兄所言,襄州非王兄。无人可派啊。”
    李世民突然阴阳怪毛的开口道。
    李言庆笑了“若本王出镇襄州,可立时令房玄龄兵退三百里,不敢正视襄州。”
    李渊细目一眯,“那联命你出镇襄州,你以为如何?”
    “陛下,非是臣不愿,而是不能。”
    “此话怎讲?”
    “若陛下命臣出镇襄州,只怕不等臣到襄州,那襄州已陷落于萧隋之手。”
    李渊先是一怔,旋即反应过来,脸上的阴霾随之一扫而空。
    “养真,你确实很自负啊!”
    “陛下,非臣自负,实为自信。
    那房玄龄与臣交厚,谢映登当年更随臣转战高句丽,对臣甚为了解。杜伏威虽与臣儿甘交集,但此人战力点强横,少有人可以比陛下卑联口故襄州总管,消息一传出去,房玄龄必然猛攻襄州,以期在臣抵达襄州之前,占居更大的优势。
    所以,臣往襄州倒是无妨,但却不可出镇襄州。”
    李言庆话语中,显出坦荡胸怀。
    相比之下,李世民先前那一句阴阳怪气,不免显得落了下乘。
    人常言秦王善战,但只凭河南王刚才那一番话,就显得底气不足。
    李渊问道:“那养真以为,谁可出镇襄州?”
    李建成连连向李言庆使眼色。意思是说,你别急着回答。
    可言庆却恍若未觉,沉思片刻后回答说:“臣举荐河间王,豫州总管李道玄。”
    “道玄?”
    “河间王?”
    一时间,立政殿中不时响起惊呼声。
    李建成虽然有些不满,但想想,李道玄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和李孝恭不一样,李道玄早年非常崇拜李世民,但后来去了豪阳,似乎和李世民就疏远许多。
    而对李建成,李道玄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
    他是宗室,其祖父曾收留过李言庆的父亲,而且也很得李渊喜爱,是个合适的人选。
    李渊蹙眉道:“可道玄的年纪,是不是有些小了?”
    李道玄如今年方十六岁,算起来。的确是小了。
    李言庆却说:“陛下,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臣十三岁即征战疆场。十六岁就统领一府之兵。十七岁的时候。已然掌控一州之地,道玄年纪虽却身经百战,谋略过人。而且,他身为宗室,出镇襄州。丝毫不比西安王的身份差,同时还不会为房玄龄看重。
    陛下,房玄龄虽然夺取了那州,但想要攻克襄州,还需要一段时间。
    臣以为。二萧并为真的合而为一,甚至彼此间矛盾依旧。
    房玄龄出兵。不过是权宜之计。萧隋需借此机会,谋取更多利益。道玄前往襄州,可令朝廷从容准备。”
    一番大道理说出,令朝堂众人顿时失声。
    李道玄……
    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李建成道:“皇上,儿臣以为,道玄可当重拜”
    李世民想了想,也附和道:“儿臣也认为,道玄是最合适人选。”
    “既然如此,就命河间王为襄州总管,总督江淮道战事。命盛师彦为荆襄道水军总管,协助河间王。出镇襄州。”
    “陛下英明!”
    立政殿里,众人异口同声。
    李渊摆手示意众人散去。
    李建成拉着言庆,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听李渊突然开口道:“养真,你留下来。”
    李言庆一怔,停下脚步。
    他偷偷向李建成点点头,而后肃手而立。
    待众人纷纷离去,李渊起身,绕过龙案。迈步走下玉阶。
    “陪联走走。”
    他二话不说。迈步走出立政殿。
    李言庆也不清楚,这位爷究竟是什么意思,连忙紧随其后。
    安士则等人,则落后数十步的距离,看着在回廊中,一前一后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