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弥勒净土血莲台 第十六章 局江湖之远(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可能用这种词汇称呼。这些天来,毛旺夫妇正式成为
    弥勒弟,子毛小念也跟随他们一起加入其中。只是,毛旺夫妇还没有碰上布施符水,所以也
    不可能遇到毛小八。不过从毛小念打探来的消息看,这白衣弥勒,似已初具规模据。毛小念
    说,洛阳城里不泛达官贵人在里面,流民中的威望则更高。
    言庆感到非常不安。
    特别是这几日重读三国志,越发觉得,那黄巾起义和今日的白衣弥勒,何其相似。
    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对于黄巾起义都没有特别多的文字记载。
    但是却不可否认,黄巾起义对汉室造成的伤害,是何等巨大……如果没有黄巾之乱,
    汉室江山说不定还能延续一些时候。可以说,黄巾之乱,加速了汉室灭亡。
    仔细对比,就会发现太平道和白衣弥勒的相似之处。
    都是从民间兴起,特别是流民众多的阶段;互通过布施符水,宣扬神迹。在民间站稳
    脚跟,而后向上层社会进行渗透。如今隋炀帝杨广大兴土木,使得流民出现。
    听说在河南河北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流寇踪迹。
    史书中记载,隋朝混乱是在大业后期;可言庆不敢肯定,这混乱是否可能提前?
    徐世绩还在自己身边,瓦岗英雄仍不见踪迹。
    那传说中的反王们,大都声名全无。王世充不晓得在什么地方?窦建德可能还在种田
    。至于李渊仍忠心耿耿的为大隋效力,但白衣弥勒的出现,是否会令动荡提前呢?
    言庆不敢确定……
    他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来积蓄力量,来成长。
    所以,到目前为止,他不想让隋朝乱起。来再者说了,他还没有见到传说中的李二。
    自己的力量太小了,但并非不可以借力。
    眼前几人,不论是薛收还是裴行俨,都是官宦子弟,实在不行的话,可以通过他们来
    反映这(电脑阅读)个问题。
    郑言庆抱着这样一个主意,把话题突然就转到了太平道上。
    反正大家在谈论三国,他提起太平道,倒也不会显得太过于突兀,太过于着痕迹。
    薛收乍闻,却为之一怔。
    “太平道?
    贤弟你是说那张角兄弟吗?”
    “正是!”
    “这个嘛,乃汉室顾亡之始,乱世妖邪。”
    哈,看起来这薛收的认识,和自己倒是颇为相似。言庆立刻做出洗耳恭听之状,“愿
    闻其详。”
    薛收侃侃而谈,从太平道之乱。又说到了南朝孙恩之乱。
    他这一开口,徐世绩等人都闭口不言,不时点头,以赞成薛收的观点。
    “贤弟,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
    郑言庆笑道:“只是一时有感,故而询问。
    前些日子,我听人说这洛阳城中,有人布施符水。正好那几日我在读三国,于是就生
    出一些感触。人常说,读史可知兴替,我倒是颇为赞同。太平道不太平啊!”
    历史,原本就是在不断的重复更迭。
    形式上或许会有所不同,但在根本上,却是没有太多的改变。
    只不过手段会更高明一些,更隐蔽一些罢了……
    薛收神情一正,“居然有这样的事情吗?确需留意一下。”
    裴行俨说:“好了好了,好端端的怎么突然扯到了太平道上面。此事自有老大人们去
    操心,我等何必过问?”
    言庆笑道:“处庙堂之高忧其民,居江湖之远忧其君。
    我等读圣贤书,更应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此乃我在竹园三载所得
    ,刚才听诸兄谈论三国,一时有感而发,坏了情趣。裴大哥切勿见怪。”
    裴行俨倒是没什么反应。
    可葬收姚义,乃至徐世绩的脸色,都骤然变化。
    只见薛收突然起身,拱手一揖到的:“贤弟大才,小兄不及也。”
    (全本小说网)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