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廿三章 借粮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廿三章借粮
    刚州…凯业七年的冬天,特别冷!
    辽东许多河流出现了大面积的冰冻现象。隋军在年末的几次作战中,将盘踞在辽东地区的鞋鞠人打得落花流水。鞋鞠人小作为高句丽的爪牙,此前和契丹都是困扰隋军的因素。随着契丹归降,鞋鞠人独臂难支,被隋军击溃之后,不得已向北方退却,试图在白山黑水间休养生息。
    杨广也没有追击鞋鞠人。
    在他看来,蛛鞠人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根本不值得他去关注。
    他现在要做的是,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击溃高句丽,使前来观战的西域各国酋首,更加臣服。
    所以,杨广击溃鞋鞠人之后,立刻调遣兵马,向辽水急进。
    金乌西沉,暮云四合。
    场大风雪过后,将莱州湾包裹在一片银装素裹。
    陆陆续续的辐重运抵掖县。郑言庆和谢科轮流值守,与掖县地方官员合作,将辐重卸载渡口。
    新的的一年。就在这种忙碌中,悄然渡过。
    郑言庆和谢科,非常尽职的做好他们份内工作。新年过后,掖县的县令率官员前来军营拜会。
    言辞之间。就是告诉郑言庆和谢科,新年过后。至正月十五之前。不再会有辐重运抵掖县。该送来的,都已经送抵;自乞寒日开始,还没有送抵的辐重,也会暂时停止,直至正月十五以后,才会发运。那将是水军最后一批辐重,预计会在二月初,才能抵达莱州湾港口。
    也就是说,他们的工作已告以段落。
    郑言庆和谢科对这个消息。自然很高兴。他们也乐得轻松,能在繁忙的琐事中,偷得几日清闲。
    在军营中,宴请了掖县当地官员之后,郑言庆下令加强对港口的巡逻。
    他与谢科分为两班,全天轮值在港口上。
    这边堆积了许多辐重粮草,虽说东莱郡的状况还算平稳,但齐郡等地盗匪丛生,响马层出不穷。保不住什么时候,那些响马就会出现在东莱郡。所以必要的守护,郑言庆不敢放松。
    这一天,掖县县令派人前来。说是想在掖县酒楼中,宴请郑言庆和谢科。
    谢科对于这种场面上的斡旋,素来是报以反感。他毫不犹豫的推辞,并与郑言庆商量,换一下值守的时间。
    而郑言庆在军营里也呆的久了,正想借此机会,去掖县城里走走。散散心。
    所以他和谢科换防之后,留下沈光在营中,带着雄大海前往县城。
    雄大海是个闷子,言语不多。与谢科说不到一块。
    但沈光不一样,他游走江湖,见多识广。虽说学识比不得谢科,但却能说到一起。郑言庆觉得,自己去掖县。总要给谢科留个说话的人才好。雄大海自然不行。那也只有沈光合适。
    已过立春,不过掖县城依旧冰寒如故。
    郑言庆身披一件青色的狐裘大氅,催马进入县城。
    掖县县令名叫黄文清。并非东莱本地人。他祖籍信都武邑。开皇三年入仕,从一个卑品的功曹做起。历时二十余载,才做到了如今这七品县令的位子。黄文清的年纪,已过了五十岁,上升的空间不大。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颇有些无欲无求的心态,除了本职的事情做好。其余事情一概不理。平日里游山玩水,饮酒赋诗,在东莱郡治下,也是小有名气。
    能力说不上太过出众,不过治理掖县四只,倒是能做到治下平靖,百姓安居。
    在过去一段时间,与郑言庆的合作也是很得当。该做的事情他做好。不该做的事情,绝不插手。
    所以,言庆对黄文清的印象,相当不错。
    抵达永春酒楼时,黄文清已经等候在那里。他要了一个单间,站在酒楼门口,等候言庆到来。
    要说起来,他等候言庆,倒也不算过分。
    论出身名望。言庆三品出身,远比黄文清卓品出身高出许多;论才情名气,言庆已隐隐有士林宗师的威望,黄文清不过在东莱小有名气。至于官爵,言庆的前程可远比黄文清远大。
    所以黄文清在酒楼外等候。待到郑言庆抵达。连忙迎上前去。
    言庆下马,把玉蹄儿交给雄大海,然后拱手道:“黄县令,小将军务繁忙,故而来的晚了。有劳县令在此恭候小将安敢受得?。
    “小受得,如何受不得?”
    黄文清一脸笑容,上前拉住了郑言庆的手臂。
    两人在酒楼外寒暄了一阵,而后把臂而行,来到单间。
    再楼的伙计,连忙奉上了茶水点心。
    “我与郑公子在此说话,告诉老胖,让他拿出手段来,莫丢了咱掖县第一厨的名头
    老胖是掖县城有名的厨子,也是这家酒楼的镇楼之宝。永春酒楼靠着老胖的手艺。生意兴隆。
    言庆也听说过这个老胖,故而也不询问。
    与黄文清拉扯了一些闲话,他轻声问道:“黄县令,你此次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