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忠犬八公》的温馨开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世间文字八万个,唯有情字最杀人。
    如果要用一句诗词,来表达观众观影话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受,那这句诗词应该就只能是——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澄海大剧院,现场表演厅。
    在足以容纳两千多人同时观影的大展厅里,当观众目睹梁山伯与祝英台那真挚不渝的爱情之时,现场观众——
    无不湿润了眼眶。
    人这一生,生下来其实并不是为了吃苦。
    有的人吃苦,是为了好好活着。
    有的人吃苦,是为了从悲剧之中汲取到养分,然后在明悟了人生哲理之后,继续努力去过好自己残破不堪的生活。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你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虽然明知《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可现场慕名前来观影的观众,依然络绎不绝。
    舞台之上。
    当看着饰演【祝英台】的演员,以一种近乎于绝望的心态,附身于【梁山伯】墓碑前,痛心怨念:
    “以心相许成永诀,阴阳阻隔难到老。”
    “地老天荒牵手情,生离死别在今朝。”
    “你我难寻同船渡,茫茫红尘孤魂飘”
    现场之人,无不婆娑泪目。
    这世上最为悲惨之事,莫过于他爱她,她也爱他,纵然双方彼此相爱,但碍于现实的阻挠,相爱之人终究阴阳两隔。
    当性子刚烈的【祝英台】,被父亲【祝老爷】强行许配给【马太守之子马文才】,在成亲之日路经【梁山伯】坟墓之时,祝英台跪倒在梁山伯墓前,以一种决绝的语态喊出那句:
    “梁兄为我身先去,又怎能身穿嫁衣马家行?”
    “与子偕老生前订,执子之手不了情。”
    “我定要黑坟碑旁立红碑,海枯石烂,地老天荒!”
    “梁兄,英台来也”
    当祝英台以一种杀身成仁的姿态,一头撞死在坟墓前,顷刻间,天地变色,雷电大作,一阵巨响之后,坟头竟然裂出一条缝隙,祝英台毅然决然跳进坟墓之中,选择和梁山伯陪葬
    故事的最后,梁祝二人皆身死,只看见百花盛开的花丛之中,有两只蝴蝶从坟墓旁慢慢升起。
    伴随着话剧演员的报幕:
    “相爱之人冲破了世俗的藩篱,地老天荒永不再分离。”
    整个话剧院现场,约莫在沉默了三秒钟之后。
    而后瞬间爆发出了宛若雷鸣般的掌声!
    只见不少观众一边用纸巾擦拭着情不自禁留下的泪水,一边默默感叹:
    “好!”
    “这话剧演的,真的是太好了.”
    即便是一年排场话剧超过五百场的澄海大剧院,也很难见到有这种,戏剧落幕之后几乎是全员叫好的话剧创作?
    “这《梁祝》悲的确是悲,爱恨纠缠充斥全篇,让人揪心”一位打扮成熟的优雅美妇,挽着自己身边的先生,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往剧场门外走,“但好看,也确实是真的好看.”
    “如果此生,我也能遇到一位贞烈如祝英台般的女子,哪怕只是拥有一秒.”一位带着金丝边眼镜,西装革履,看起来颇为儒雅的中年男人,他一边用手帕擦拭着脸庞一边默默感叹,“那我此生,真的是死而无憾了”
    其实话剧这种类别的表演形式,它本身就不具备一定的大众属性,观影话剧的人群一般都是具备一定知识基础,或者说对精神层面有所追求的文化分子居多。
    可能在文化层次稍微低一些的人看来,这《梁祝》的故事无非就是一对古代年轻情侣,受到封建礼制阻挠,爱而不得,因爱殉情的故事?只不过死两个人而已
    至于哭这么凶?
    至于哭这么大声?
    至于哭的这么死去活来吗?
    可是,对于精神世界异常丰富,接受过良好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来说,透过《梁祝》他们所看到的并非只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的因爱殉情,更为关键的是,《梁祝》这整幕话剧——
    都是在歌颂伟大而又无瑕的爱情!
    为了爱情,他们不惜抗争整个封建礼节!
    为了爱情,他们甚至不惜放弃掉自己的生命!
    为了爱情,他们不惜以二人之力,对抗整個世界!
    这,才是《梁祝》整场话剧,最为感人和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
    “太好哭了.”即便理智如萧琳瑜这般的女生,在亲眼目睹梁祝二人因爱殉情之时,两行热泪也情不自禁从脸颊流下。
    即便,早就知道故事的走向。
    即便,早就知道《梁祝》是以悲剧收尾。
    可是,就宛若有一种魔力一般,《梁祝》就是能让你在被刀的难受的同时,还能持续不断的吸引着你,然后让你持续不间断的继续观影下去
    “呜呜呜呜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