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四章 面向未来的改革开始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相对独立的教育考试系统。
    让教育院主管新式学校教育和考试,同时让礼部继续保留传统科举考试系统,两者之间也产生一定的对抗作用。
    未来学校科举系统出身的官员,与传统科举体系出身的官员,很大概率会形成具有一定对抗性的阵营。
    与此同时,朱简烜自己判断,自己去世之后,工匠们的地位很可能会迅速下降。
    自己要为了这种应激式的下降提前做好对冲式的拔高。
    大部分工匠们不擅长权力斗争,自己要在活着的时候给他们时间,形成类似学阀的既得利益群体。
    所以把教育、科研、工程这些有相关性的权力、人员、资源绑在一起炼化。
    这个体系的天然骨干就是自己的徒子徒孙们。
    把传统的技术工匠师徒传承与学校相结合,扩大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规模。
    朱简烜的声威和权力前无古人,也很可能是后无来者的了。
    现在除非是强行大幅度砍掉宗室、勋贵、官僚们的到手的利益,把追随自己的既得利益者全都打到对立面。
    否则对于各种常规调整性质的改革,都不会遇到什么实质性的阻碍。
    就算是会让很多人的利益受损,但只要不会动摇他们的地位,他们也都会选择承受。
    因为一直以来,无论朱简烜的计划多么的离谱和不可思议,最终的结果基本都是他们大获全胜。
    就算是有人短暂的损失了一些利益,最终也会获得更加长远的巨大的利益。
    大明的官僚、工匠、勋贵、宗室们已经形成路径依赖了。
    在朱简烜的计划遭遇巨大的失败,他们本人也因此遭受了巨大损失之前,他们现在的思维定势不会改变。
    所以朱简烜的现在的改革基本可以为所欲为。
    就算是现场的官员们心中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听完李锐宣读的皇帝圣旨之后也全都恭恭敬敬的领旨照办。
    朝会结束之后,各部门的官员马上开工,优先干皇帝新安排的活儿。
    朱简烜的两大弟子,汪莱和李锐俩人,负责组建新的教育院,从礼部手里接管原有的学校相关部门。
    朱简烜这个皇帝,在臣子们忙碌的时候,也在继续构建和完善自己的改革计划。
    朱简烜现在自己当皇帝的时候,无论大明的政府构架是什么结构的,自己的命令都能被良好的贯彻执行。
    这是自己个人的巨大威望和权势造成的,不能说明现有的权力构架是不是合理。
    等到自己离开之后,行政体系否能继续相对稳定高效的运转,就是构架本身的合理性决定的了。
    虽然朱简烜现在的政令毫无阻碍,却要以就算没有自己的威望影响朝廷也能稳定运行为目标,做全面的改革。
    从天工二十六年开始,朱简烜开始陆陆续续的发布各种诏令,调整和改变朝廷上的权力和事务流程。
    比如对标三院大学士,给大理寺卿、都察院都御史都加大学士身份,就职之后默认进内阁参与机务,也都直接向皇帝报告。
    这是将司法体系和监督体系,都从传统的政务体系之中彻底剥离,作为两套独立的系统自行运转。
    相当于把法院和检察院独立出来,提高到与行政机构接近的地位。
    又把勋封部改勋封院,同时设勋封院大学士,也直接进内阁参与机务,直接向皇帝报告勋封事务。
    这件事情的影响更小,勋封部本来就高度独立,勋封部的主要官员也全部都是勋贵,专门管理勋贵事务,与常规政务无关。
    与此同时,大理寺卿、都御史、勋封大学士的设立,让科学院、工程院、教育院的地位不再那么特殊。
    普通官僚们开始觉得,皇帝是要调整朝廷部门构架了,不是专门提高工匠地位。
    在心中稍微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同时开始担心接下来还有更多的调整,未来几年他们可能会非常的忙碌。
    本来已经基本形成惯例的各种办事流程,可能都要被打乱了重新梳理了。
    但天工皇帝想干的事情,没有人敢阻拦。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