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三章 莱茵河与汉诺威战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缪拉率领的法国人,在那不勒斯根本没有什么群众基础,那不勒斯也还没有搞土地改革。
    当地本来就有很多保王党,时不时就会跳出来起义造反。
    现在大明军队占领了城市,同时封锁了海上和陆上交通,周围的山林里面也不会长出子弹来。
    缪拉现在把军队分散开来,确实不会被大明集中击溃了,但也只是拖慢了被彻底消灭的时间,只是将猝死变成了慢性死亡。
    朝鲜和日本人组成的扫荡队四面出击,在飞机的配合下清理那不勒斯城周围的村庄和山林。
    一旦开始放火烧山,躲在山林谷地中的士兵就被烟熏火烤的不得不转移,一旦他们开始转移就很容易被飞机发现踪迹。
    关键是他们也没有办法提前做好准备,进攻完全失去了突然性,面对扫荡队伍的先手优势也就没了。
    大规模的军队确实容易被击溃,但小规模的法国和当地人混编队伍也好不到哪儿去,同样难以抵挡栓动步枪步兵的进攻。
    这些小股部队接二连三的被消灭在村庄和丘陵之中,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其他的队伍还是否还存在。
    缪拉带着身边的军队不得不转移的时候,也开始总结自己的得失了。
    不过缪拉知道自己必败无疑,更加专心于总结自己和大明的经验,尽可能的写下来安排人送出去。
    实际上,朝鲜和日本仆从军的真正敌人,可能根本就不是缪拉为首的法国占领军。
    那不勒斯的国王和顶级贵族早就已经跑了,他们的财富被法国占领军没收,不过地方上的小贵族和地主还在。
    按照刘彪的要求,仆从军把小贵族和农民都集中到城市中,算是完成了局部城市化。
    仆从军驱赶小贵族和平民的时候可不会详细的统计人和财产,未来的那不勒斯的土地所有权肯定会一片混乱。
    这种行为当然会引发仇恨,但仇恨的根源大部分属于法国人,大明军队是在保护他们。
    刘彪直接指挥的意大利军团主力迅速北上,迅速击溃没有充分准备的军队,用近乎正常行军的速度攻城略地。
    在大陆的北部,尼德兰地区的大明陆军先锋队,从鹿特丹乘坐内河船队顺着莱茵河逆流而上。
    他们在船上架设了机枪,掩护陆军控制莱茵河沿岸的城镇和土地。
    莱茵河流经欧洲西部核心地区,水运行业非常发达。
    大明和英国输入欧洲内欧的商品,大多就是走莱茵河航道进入德意志地区的。
    现在这条航道能为大明尼德兰部队先锋提供充足的补给。
    此时的大明军队,在弹药物资补给充足的情况下,在全世界都是无敌的存在。
    莱茵河地区对拿破仑帝国而言非常重要,如果莱茵河被其他国家的军队控制,德意志地区和法国本土就会被割裂开。
    莱茵河下游被大明控制,拿破仑就在莱茵河上中游都布置了重兵。
    但是这个时代法国和其他国家概念上的重兵,对此时的大明军队很难有什么太大的阻击作用。
    拿破仑当初准备军队的时候,还不是很清楚大明的军队是什么形态。
    就算是知道也没有用,大明的军队在这几年又升级了,最关键是的用上飞机和装甲车了,机枪也开始越来越普及了。
    此时的其他国家军队大规模的聚集在一起,对于大明军队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靶子。
    有更高的概率被飞机、大炮、机枪打出更大的伤亡。
    大明尼德兰军团的先锋部队,在莱茵河上的前进速度,比意大利半岛上的部队更快。
    毕竟意大利半岛上没有南北向的优良航道。
    被击溃的法国军队的士兵茫然无措,带着小股士兵逃出去的法国军官惊恐慌张。
    不只是因为当前的失败,更重要的是旁边就是法国本土啊。
    大明既然顺着莱茵河发动了进攻,那不可能不从比利时地区直接向巴黎进攻吧?
    大明军队如此恐怖,进入法国境内肯定也会是摧枯拉朽之势。
    难道刚刚建立的法兰西帝国就要崩了吗?
    法国在与比利时和卢森堡的边境地区,部署了苏尔特率领的北方军团。
    不断有军官逃回北方军团司令部,反复向苏尔特报告大明军队展现出的“恐怖”威力。
    苏尔特遭遇了与缪拉类似的心路旅程,从本能的惊愕和不愿意相信,到不得不相信大明的武器真的宛如神迹。
    苏尔特虽然比缪拉的情况好很多,北方军团的驻地本来就在法国境内,能够调动更多的人力和物资。
    苏尔特同样觉得自己无法取胜,最多是用难以想象的巨大伤亡,拖住大明军队的前进速度。
    但苏尔特也不得不死马当活马医,不得不和参谋很绞尽脑汁努力组织防御。
    但苏尔特遭遇了与缪拉截然不同的结果,大明军队没去法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