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梨香园此刻大门虚掩,推门而入,入眼就是清静雅致,小桥流水,王熙凤对身后摆了摆手,伺候的婆子,就留在院外,她就领着平儿,走进庭院,一入眼,就瞧见宝钗正在廊下赏荷,一身素衣,手执团扇,面色沉静;
“好妹妹,今个天这般闷人,你却在这儿独个儿静观,真真雅兴。”
此时的宝钗,坐在廊亭里,翻看城南送来的账册,一直皱眉,闻声抬头,见是王熙凤,急忙欠身施礼:
“呀,是二嫂子来了,屋里闷热,出来透透气罢了,二嫂子怎有闲心到我这里,文杏,去屋里给二奶奶上茶。”
“是,小姐。”
文杏赶紧去了屋里,薛宝钗则是牵着她的手,朝着屋里厅堂走进去,到了花厅当中,随意落座,丫头文杏忙沏上香茗,奉上一碟薛家特有的“玉蝶酥”。
二人坐定后,茶烟袅袅,王熙凤先寒暄道:
“哪里是有空啊,老太太那边还有些事要问,方才从那里过来时候,老太太尝了新买的江南糕点,‘江南烟雨’,啧啧称赞,想起当年甄家上贡之物,就想起你,送来给你尝一尝。”
说话的时候,平儿就从食盒内,把那一碟糕点摆在桌上,和薛家“玉碟酥”一起争先窦艳,薛宝钗眼底有些意外,捏起一个,送入嘴中,美眸惊喜,
“果真是味道独特,妹妹在江南的时候,还真没尝过这些。”
“行了,都是一些小玩意,既然做法传到京城了,你若是想吃,自个买去,说起来,江南甄家老爷们官路亨通,叫人羡艳,我倒想起蟠兄弟——前儿听你说,给蟠兄弟找了活计,这大热天的,莫不是忙着疏通打点?”
王熙凤目光一闪,见时机已到,便话锋一转,故作无意接话。
宝钗轻摇团扇,身子一顿,心明如镜,看来二嫂子此行来,必有深意,微微垂首,摇了一下头;
“二嫂子这话说的,家兄性子闲散,哪里能在府上呆得住,索性城南还有一个酒楼,寻了薛家以前的奴才过去,开一家酒楼足以,再说寻门路,无非是做官,现在科举,讲究才德兼备,家兄蒙父亲生前教诲,胸无笔墨,妹妹知道些分寸,不敢胡来。”
既然来问,那就需要挑明了,科举是假,买官为真,之前她也想过,为自家哥哥捐个补子,但在金陵城内,吃了官司以后,这念头就淡了许多。
王熙凤苦笑一声,既然来意被人猜到,也不再打了谜语,推心置腹道:
“妹妹何必妄自菲薄!蟠兄弟虽年少气盛,但怎么说也是薛家嫡脉,如今世道,谁还管这些,捐官之风早非秘闻,只要买官银钱使在明处,有何不可?”
宝钗闻“买官”二字,心中一动,京中这边,买官叫捐官,都是一些体面话,但这些事,怎么也是薛家的事,既然二奶奶来此说这些,那就是荣国府想问的,但为何要问就有些捉摸不透,面上仍淡然一笑:
“二嫂子真是快言快语,家兄捐官的事,若是以前,还真有想法,现在吗……”
她略顿,团扇轻点,
“都说官场如江海,风波险恶,家父在江南为官,得了教训,若再轻涉,怕重蹈覆辙,不知二嫂子今日来说这些,到底为何?妹妹也好和嫂子商议一番。”
眼神明亮,似有所问,王熙凤眉间一挑,心道眼前可人儿果然滴水不漏,若不以实情告知,恐难有所获;
“既然话说到这里,嫂子也不藏着掖着,昨个贾兰从国子监回来,说是学政郭大人有个提议,想让宝玉捐个官,在京城买个闲散实缺,这样一来,等娘娘省亲的时候,也好有个颜面。”
颜面不颜面,王熙凤倒不觉得,反而猜测是,宝玉这书读的,应该不尽人意,只是学政大人郭文,托贾兰的嘴说了出来。
宝钗眉尖微蹙,茶杯轻叩:
“二嫂子的话,句句在理,宝玉去了国子监进学,本是好事,但科举一事,如过独木桥,什么时候过,也看运气,若是依着郭学政所言,也不无道理,补了官身,就依了二太太心愿。
但恕我直言——家兄纵使有钱买门路,才德不配,反招众怒,而且家兄喜好热闹,再若因买官生事,不独害己,反连累姻亲故旧。嫂子试想这些,是也不是。”
语速渐沉,脸色也有些怅然若失,
“况且,买官之事,口耳相传易惹是非,既然要定下来,宜早不宜晚,万事须谨慎,明哲保身为上。”
王熙凤不料宝钗竟然想的这般通透,难不成真的想让薛蟠,做一个豪商,
“哎呀,我的好妹妹,倒是嫂子多言了,可机会就在眼前,老太太那边,估摸着一个六七品散官就成,一个是翰林院编修,一个是兵马司主簿,都是清闲之地,若是宝钗愿意,就想着选上一个,一同前去,也好有个照应。”
瞟宝钗一眼,意有所指。
宝钗心中恍然大悟,王熙凤无非想借买官谋利,或为贾府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