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试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齐师爷去了,颜时登提起笔,继续写字,挥毫泼墨,很快龙飞凤舞、凌厉遒劲八字跃然纸上:时不我待,登高会顶。
    ……
    方家。
    这日饭间,方父问道:“临子,你给颜知府送礼了?”
    “临子送东西,也就表示个心意,听说范、谷、马、邵、段五家,才送的多呐,金银、美婢……不过,颜知府好啊,都给退回去了。”
    方母感慨道:“颜知府是個好官啊!”
    若真是一心办事,不慕名利的好官,怎么会这么快城中就传得风风雨雨,让寻常百姓都知道了?至少说明,此人不是那么纯粹。
    方临暗想着,倒也没说出来,斟酌了一下,暗道:我也不必猜这位颜知府的心思,颜知府做他的,我继续用自己方法试探。
    人生在世,皆有追求。这当官也是一样,有的喜欢钱;有的好色;有的图名;还有的贪权,想要做更高的官、掌更大的权。摸准了脉,才好对症下药。
    这次这位颜知府拒绝了银钱、美人,那就看是图名,想要青史留芳,还是贪权,想要政绩,继续往上走了?恰好,这些我都能给,这次就投石问路试探一二。
    方临决定,就说自己的下一部《白蛇传》已有了思路,询问对方是否有意作序,并邀请此人主持第一届江淮杯通俗大赛。
    ——当初,他给蒲知府描绘的将淮安打造成大夏通俗中心的蓝图,如今已然基本实现,根基早已打好,也具备了举办第一届江淮杯通俗大赛的条件,只是蒲知府还没有主持就升迁走了,如今这正好作为投过去的鱼饵,看那位颜知府吃不吃。
    而等摸准了此人的脉,就是扩大厂坊规模、组建自家船队,和谷家斗一斗了。
    恰此时——
    轰隆隆隆!
    方临听着滚滚春雷炸响,走到窗前,看着天空风起云涌,心中也不由生出一股豪情: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啊!
    ……
    半月后,《西游记》第二部在淮安发售,颜时登亲自过来站台,并抽调大量衙役维持秩序,场面不小。
    ——以颜时登、方临两人的关系,此举其实有些舔了,却也可以说是亲民。
    这也有些公器私用的意味,不过在今日却不为过,因为也算是半个官方活动的第一届江淮杯通俗大赛举办。
    颜时登主持,发言道:“第一届江淮杯通俗大赛盛事,在我淮安举办,本官都感觉脸上有光啊,在此,我要着重感谢方大人……为表诚意,我会将自己一年俸禄拿出,投入此次大赛,作为奖金……”
    ——是的,他拒绝了给《白蛇传》作序,却答应了主持第一届江淮杯通俗大赛。前者是考虑到,自己何德何能,和洪泰帝一样给方临的作序,怕洪泰帝心中生出芥蒂;后者主持第一届江淮杯通俗大赛,就没有这个忌讳了,促进淮安商业、文化繁荣,这送上门的政绩,自然不会不接。
    在颜知府宣布此事后,范、谷、马、邵、段五家纷纷表示了支持,一改从前的抠抠索索,慷慨解囊,每家捐献奖金皆是过千两银子,将此次盛事彻底推向了高潮。
    城中看热闹的百姓都是津津乐道。
    “我滴个老天爷,这次的第一届江淮杯通俗大赛,奖金总共都有七八千两,哪怕是三等奖,都有几十两银子的奖励……也就是我不识字,不然我都想参加了。”
    “颜知府真是好官啊,之前就听说,将城中大族、方大人送的礼都退回了,这次还将自己一年俸禄拿出来……也有手腕,看将范、谷、马、邵、段五家拿捏的,捐了这么多,是个有本事的,咱们淮安百姓有福了。”
    “感谢颜知府,感谢方大人,你们没感觉,最近城中人越来越多,生意都好做了。”
    ……
    方临听着,却是眯起眼睛:这么快就摆平了范、谷、马、邵、段五家么?若是如蒲知府的法子,拉拢、分化、拿捏,绝不会这么快,那就是对这五家妥协让步了。
    如此急功近利,再联想到之前对《白蛇传》作序的拒绝、对第一届江淮杯通俗大赛的答应,显而易见,这位颜知府所求的是政绩,是往上爬啊!
    他能明显感觉到,在送出这份政绩后,颜时登的态度更热络了三分。
    此事,这位颜知府是得了政绩,不过,我也不亏。
    举办第一届江淮杯通俗大赛,归根结底,还是方临好处最大。
    ——毕竟,他作为淮安通俗产业的龙头老大,水涨船高,自然是得利最大的一个,某种程度上说,颜时登、范、谷、马、邵、段五家捐的钱,都算是为他做了嫁衣。
    倒是此人为了政绩,如此能放下身段、脸面,不顾身份,恐怕是个不择手段之人。
    这种人身为淮安知府,有利有弊,弊端是急功近利,将来隐患巨大,可能破坏恐怖,对小民是一场灾难;但对我这种既得利益的阶层,对将来我要做的事情,却是比蒲知府那种有底线的知府,能获得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打个比方吧,若是在蒲知府面前,方临组建船队、采买火器、训练新式军队的举动完全暴露,蒲知府会不会大义灭亲,当真不好说;但如果是颜时登,考虑到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却有极大可能会隐报、瞒报,粉饰太平。
    我扩大厂坊,兴建船队,也是可以让淮安更加繁荣,也算是政绩,这位颜知府想来乐见其成,不会是阻力。范家自不必说,马、邵、段三家,也可以利益交换妥协,我真正要面对的其实只有在厂坊、船队产业家大业大的谷家。
    方临捋清楚这些,对自己要做之事更有信心了。
    ……
    府衙。
    这边,颜时登主持第一届江淮杯通俗大赛回来,心情颇为不错。
    ——天上掉馅饼,吃到了前任知府留下的遗泽,白得了这份一份政绩,如何能不高兴?
    最重要的是,相比对城外沿江那片地域的处理,这种主持第一届江淮杯通俗大赛,惠而不费,投入小、风险低、见效快、政绩大,最让他这种人喜欢。
    “那个方佥事,倒也是个知情识趣的人,如今,我还真有些喜欢他了。难怪,能如此讨得陛下欢心,胜眷隆厚。”
    颜时登若是知道,洪泰帝不理朝政,反而作为方临笔友,却是书信不断,被方临拿捏得嘴都要钓翘了,恐怕更是会羡慕嫉妒恨,痛心疾首骂上一句:可怜终日抛国政,不问苍生问。
    或许是爱屋及乌,他看着这本带回来《西游记》第二部也觉得顺眼了,翻开看了起来,越看越是连连点头,站在自己角度分析道:“不错,就像是天庭、佛门,给西游团队安排一场场戏,糊弄众生,其乐融融多好……尤其是这孙猴子,五指山下压了五百年,出来后也学乖多了,那位方佥事,看来也是有故事的人啊!”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