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生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头上;城外沿江那片区域,附近田地、鱼塘补偿迁走,部分愿意迁往海外的,田地十倍补偿,又花了大力气、大资源,开挖沟渠,疏浚河道,如今每年就是爆发汛情,都能控制在一定范围,不会波及府城。
    其实,如今一年年疏浚河道,这三年又更是下了大力气……花费资源已然是颜时登选择一劳永逸做法的十倍,但真正效果,却还是比不上当初就做出正确选择。
    不过纵使如此,也已然是让淮安在江淮之地的州府中跃居上游,真正可称得上一句政通人和。
    这自然是政绩,可董祖诰情况特殊,牵涉到上书死谏魏忠贤的大案,如今保住性命、贬谪淮安知府侥天之幸,在魏忠贤朝中一手遮天的背景下,自然是升迁无望,这些政绩也没有什么用处。
    董祖诰心态倒也豁达,不同于曾经的颜时登,治理地方是求政绩、往上走,他本心只是造福乡里,实现自我满足。
    ——插句话,董祖诰是淮安人,通常来说,就是外放知府也是不能在乡梓地的,但那不是通常情况么?这些规矩在大夏开国初年、前些朝,自然是被严格执行的,如今却已然渐渐松弛,更何况当初魏忠贤有意成全,这些规矩自然全都是放屁了。
    说了淮安,再说京师朝局,魏忠贤把持朝政,遵照洪泰帝遗留嘱托,坚定执行逮着京师王公贵族、江淮大族羊毛薅的原则,供给辽东军饷,再加上提拔有能力将领配合,辽东防线稳如泰山,死死将鞑子挡在关外,不得寸进。
    辽东鞑子受灾,大夏各地同样在受灾,所幸,魏忠贤压着加税的声音,积极赈灾,如今红薯又早已在大夏推广开来,百姓有一口吃的,饿不死,有条活路,就不会造反。
    整体来说,大夏这二三年间不好过,但大体还算稳定,就目前来看,远没有王朝末日的景象。
    ……
    淮安,方家。
    这日,方临睡了午觉起来,推开窗户,看到这个冬日的天空阴沉沉的,空气中有着丝丝阴冷。
    从房间出来,堂屋,那只他温酒的红泥小火炉正在烧着,田萱坐在旁边看着账目,秋秋和两个弟弟妹妹在烧红薯、花生。
    乖乖在旁边懒懒打着盹,眼睛中有着水气,还有眼屎,秋秋拿着手帕给它擦,它也不躲,任由擦拭,擦完之后,晃晃脑袋,卧着没一会儿,就发出呼呼噜噜的声音,好似睡着了。
    方临看着这一幕,神色柔和,这般天气,这般醒来就看到家人在身边,温馨祥和,有种难言的慵懒、惬意,想了下,准备出门。
    “爹爹,你要去哪儿?”
    “你刘爷爷听说又病了,我去看看,星儿要去么?”
    不出意外,被小女儿无情拒绝,方临心中微酸:秋秋如今早已长大,不像小时候那般粘着自己了,星儿这个小女儿,则是性子雅静,稍大一些就不粘人了。
    田萱接话:“刘掌柜也是年纪大了……我常听人说,这般冬天对老人是个难关,熬过去又是一年,熬不过去就……”
    “是啊!”方临感叹着,准备出门。
    田萱放下账目起身,给他安排:“今个儿天阴冷阴冷的,说不得要下雪,临弟你多穿些,穿那件带兜帽子的衣服,还有貂裘也披上……”
    ……
    刘家。
    方临过来,刘洪文还在书肆,刘掌柜的大儿媳妇刘丁氏将他迎进去。
    ——刘老太两年前就已故去,如今,刘掌柜和大儿子家生活在一起。而刘丁氏,就是当初在轩墨斋,方临还在做伙计时,青菜、萝卜经常没得吃,忙得晚了,粗盐混在饭里那个,如今时随事移,对他态度自然不同往昔。
    方临见到了刘掌柜,不是生病卧床,反而行动如常,脸上有着红光,不过,看到这一幕,他心中却是一叹。
    “方临来啦?今天我感觉不错,能下床了,正好你来,咱们爷俩喝顿酒。”刘掌柜让大儿媳妇刘丁氏去温酒,又做了两个小菜,和方临坐下。
    两人说着话。
    人年纪大了,或许就喜欢回忆往事、故人,刘掌柜说起来当初书肆各人:“黄荻和仇娘子,秋天又生了个女儿,我还去喝了酒,唉,黄荻他娘,可惜了!”
    “柴一苇,他那个后娘,可不是个省油的……前年他爹去了,我去了他们村里做主,才算和他后娘那个哥哥分家,老死不相往来。”
    “成世亮,那时候,他赌,劝不听,我将他辞退,听说后来被人打断了一条腿,在给人抄书、写信……也是这两年,我又看见过他一次,年纪轻轻,却几乎和和我一般老了……”
    方临听着,脑海中回忆起这一个个人物。
    “方临你啊,我还记得,当初你主动找到我店里,要在我这儿做活儿,我不肯要,你死皮赖脸每天过来……哈哈哈!”
    要说如今不因为方临身份,仍能说笑的,刘掌柜也算一个。
    “后来,你在疯狗救下我,那天,你走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