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周泾渡靠近滆湖,是滆湖通往太湖的渡口市集,也是小有名气的通衢之地。
市集内有日伪军驻防,但外面乡下农村便是新四军第六师的根据地,来往船只要想进入周泾前往武进、无锡等地,就得看新四军愿不愿意。
抵达周泾渡口,这里还是较为繁华,至少还有人烟可见。
在江北的时候,日军的清乡扫荡可是将附近几个村落的百姓圈居在一处,目的就是人为制造封锁区。
市集上十几家商铺还在营业,渡口边有货船上下来往,三四个日军带着七八个伪军,在市集渡口设立检查点,来往旅客和商人都需要缴纳归路费和车船税。
缴纳几个伪政府发行镍币之后,陈迁走进市集内,而杨丰让负责划船的特务就蹲守在渡口岸边,以防意外发生。
“您看,距离渡口两百米开外就是炮楼碉堡,上次新四军袭击把碉堡外围墙给炸塌了,日本人又修了两道,还挖了渗沟引湖水形成护墙河沟。
要想打掉炮楼,只能借由护墙河上的吊桥过去,很难打。”
走进市集,杨丰就细心的观察四周围情况,他真的以为陈迁来这里只是进行军事侦查。
“嗯,难。”
随意敷衍一声,陈迁走在周泾市集的石板桥上,市集并不大,只有一条百米长的街道,稍稍走几步便能逛完整个市集。
整个市集最多的便是米行,因为无锡自古以来就是全国有名的米市,四大米市的其中之一。
走在青石板路上,陈迁被巷中一面旗子给吸引,上面写着‘三贴灵’。
“我去看病买药,你对周围道路和水道进行侦查。”
杨丰看见挂着‘三贴灵’的乡下土药房很是不屑:“您这病需要养,山城里的洋大夫都说过。”
“你屁话真多。”
“我在门口等着,万一这个乡下郎中见看见您身上的枪伤,指不定给日寇报信儿。”
陈迁白了他一眼,想了想没有拒绝,只是在门口守着而已。
走进小巷医馆,里面有一个学徒正在碾磨药材,还有一个山羊胡老者戴着眼镜,正在配药,柜台外有患者在等待对方配药。
排队等了片刻,前面那位患者领药离开,陈迁走上去。
山羊胡老者看了眼陈迁:“先生您是抓药还是看病。”
“抓药。”
“那能否看一下您的药方?”
陈迁说:“不必了,就只有一味药。”
“什么药?”
“开胃健脾的山楂片。”
“要多少?”
“二两四钱,不多不少。”
三贴灵抬头看了眼外面,又看了看陈迁:“山楂片有好几种,您要不去后面药库里瞧一瞧,看看要哪儿产的山楂片。”
“好。”
“先生,请。”
三贴灵拉开柜台上的木板,邀请陈迁前往内堂。
走进内堂,一位留着大背头打扮时髦的男人坐在椅子上,穿着打补丁的灰色长袍,而三贴灵将陈迁引到内堂之后便离开,让两人独处。
对方仔细打量了陈迁两眼,没说话。
陈迁主动说:“不自我介绍一下?”
“廖海涛。”
诧异的看了对方一眼,对于这个姓名,陈迁早就在调查而来的情报上看过好几次。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政委,没想到朱闰澹那个家伙居然让级别如此之高的干部来接头。
“陈迁。”
听见姓名后,对方明显一愣,眼中更是难以置信。
廖海涛没想到老总亲自下令接头的人,居然是在江北一带赫赫有名的特务头子,也是江北最大的军统特务头子,这样的人居然是我党地下情报人员?
看见对方眼中的震惊,陈迁微微一笑伸出手:“不握个手吗?”
“啊?”
廖海涛赶紧握住陈迁的手:“久闻大名,没想到您居然是自己同志。”
“怕是恶名吧。”陈迁笑道。
“哈哈哈,您在江北治军严厉,对于百姓秋毫无犯,对于日伪军可谓是毫不留情,怎么能是恶名,是美名。”
“我也没想到上面居然会派遣您过来,赤山之战缴敌炮,茅山烽火震南京。老总可是赋诗一首表彰你,我就不同了,老总隔三差五就骂我派人搞摩擦。”
“哈哈哈,都是迫不得已,可以谅解。”
互报姓名之后,两人一改见面时的冷淡,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迟迟不肯松口。陈迁瞧对方热情的态度,都有点怕他在自己脸上来上那么一口。
谈笑几句,陈迁从随行公文包里取出一封文件,这是他昨夜连夜抄录的一份,累到凌晨三点多才睡。
将文件交给对方,陈迁说:“这次日军和国府顽固派达成密约,日军会在近日派遣重兵对你们根据地进行围剿。届时会有伪军给他们引路,你们的驻地办公地已经暴露。”
“伪军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