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东庄,挺进团驻地内。
陈迁正在向各级军官下达此次‘反清乡’、‘反扫荡’的抗争指示,要求他们务必保存实力,不要硬碰硬,结死阵、打硬仗。
“挺进团只有两千人,而日伪军方面此次出动六千人,咱们打是肯定打不过的,只有避其锋芒。借由漕湖、澄阳湖之复杂水系航道,与日伪军不断周旋。
我下令此次反清乡战斗,依旧由挺进团团长黄祖飞指挥各部队进行游击作战;党务宣传科科长宋广迎发动当地百姓,配合进行战斗,
邝知友率领各特务班、侦查班、情报组,着力渗透伪军,获悉详细具体情况。各部需严密配合,统一听从调度,粉碎日伪军的这次大规模清乡扫荡行动。”
“是!”
会议桌上的众人站起身。
陈迁看着众人说:“这次非同以往,通往太湖的水面和公路已经被封锁,返回江北的道路也被切断。这次咱们打了败仗可是没地方跑,在江北咱们能跑进新四军的辖区躲避。
而这次注定是一场极为艰苦的战斗,或许缺枪少弹,也许食不果腹,但望诸君能以必死之决心,坚决抗战到底!”
“是!绝不投降,抗战到底!”
“这里有不少同志都是苏南本地人,也是淞沪会战之后便从未返回家乡的游子,此处距离沪上弹指之间,是插在日寇胸口的刺刀。
咱们已经丢下过老百姓一次,我很不想丢下他们第二次。”
黄祖飞梗咽着说:“抗击日寇,打回沪上!”
“抗击日寇,打回沪上!”
众人齐声大喝,声势震天。
挥挥手压下众人,陈迁说:“稍事将储备之物资军械,配发至各连队、地方游击支队。全军背水一战,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信念!”
“是!”
“吴参谋长,你按照各部队作战所需,将储备物资全部配发。”
“是。”挺进团参谋长吴青岩站起身来。
······
傍晚之时。
在小河边的野渡口,陈迁目送挺进团的各级军官离开,吩咐邝知友将渡口旗杆上的灯笼扯下,禁止各科室人员夜间点灯,做饭时也要注意炊烟。
侦查班的特务撒出去,对附近河流道路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有日伪军潜入,需立即上报。
“长官,周总指挥来电。”廖玉燕拿着电文过来。
陈迁偏过头,一旁的邝知友划燃火柴照亮。
看完电文,陈迁直接烧掉。
除却第四路宁江丹挺进军远在苏皖交界地,其余位于太湖、苏州、昆山的三路挺进军,皆不愿配合作战,理由倒是挺多,反正主打一个不是见死不救,而是自顾不暇。
日军这一手彻底打乱上峰的小算盘,人家不想和新四军鹬蚌相争,而是要一口气全都吃掉。主要进攻方向就是新四军第六师,还有盘踞在漕湖、澄阳湖一带,陈迁所率领的忠义救国军。
忽然,天空中有机械的轰鸣声响起。
黯淡的天色中,两架日军战机已经盘桓飞行很久了,上午来了一趟,下午又来了一趟,现在傍晚又出现。
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内,几个白色伞盖出现,下面挂着炸弹。
陈迁点了一支烟:“本部机关迁移工作如何,能不能随时撤离?”
“东西有点多,收拾之后可以随时撤离。”邝知友说。
“嗯,等候命令,安排人员轮班。”
“是!”
正直寒冬时节,一入夜河风那么一吹,湿寒之气透进骨头里。
见陈迁有点打寒颤,廖玉燕帮忙拿来狗皮风衣搭在陈迁肩膀上:“陈委员,外面风太大,您回去吧。”
“嗯。”
回到驻地内,陈迁一个人守在炭盆旁,桌上放着一台短波电台,桌下的烟蒂丢了满地。
他戴着耳机,一面等候频道呼号,一面不断查看着地图。指望其他几路忠义救国军是指望不上的,现在能指望的只有新四军第一师。
新四军第六师只有一个旅在苏南,另一个旅在江北一带活动,也不知自己的情报是否交给老总。左思右想,陈迁只能往好的地方想。
如果第一师渡江南下,奇袭常熟,必能让日伪军大乱,自己也可转进向常熟一带。在局部形成优势兵力,前后夹击吃掉右翼的日伪军,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日伪军主力,还能找到破局的方案。
可一师南下是个大动作,若无法破局,日军封锁江面,不仅是自己,怕是一师和第六师在常熟的余部都成了瓮中之鳖。红党方面会下这样如此冒险的决断,去拯救一支军统特务武装军队吗?
忽然,门口传来说话声。
“谁啊?”
邝知友走来汇报:“是郭虾子,给您下请帖来着。”
“哦,请他进来。”
“是。”
院子回廊下,一个穿着满是补丁棉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