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退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走马上任就职副书记长后,陈迁便整天躲在办公室里听收音机,赵理君送的收音机还是美国进口。
    一来二去好几天,区部的特务也不太关心,只知道新来一位长官整天躲在办公室,每天准点上班、准点下班。碍于办公室在三楼走廊尽头,平时便没有什么人来,陈迁也是落的个清闲。
    至于王新衡安排的秘密任务,陈迁也不急,最近李屹然正在搬家,陈迁去过一次拜托他调查名单上的人。
    由此开创一个新的工作方式,将特务处的工作外包委托给红党,行动经费这些陈迁申请了,王新衡捏着鼻子批了两百元。
    行动经费一到手,陈迁抽了一百元,直接外包给李屹然的‘书生小组’。
    ‘书生小组’是正儿八经的情报调查组,在特务处有备案的,从某种层面来说,也不算是泄露机密。
    ······
    上浦路,李屹然家中。
    刚刚搬来新家,将屋子细细打扫一遍,一家三口入住其中。
    客厅里,李屹然嘱咐孙兴月带着孩子去房间内回避。
    这时房门外,大源杂货铺的朱掌柜前来。
    “老李,兴月同志呢?”
    李屹然指了指卧室,暗示妻子已经回避。面对李屹然如此小心谨慎,即使连战友兼妻子的孙兴月都要回避,朱掌柜一时苦涩一笑,不知该如何作答。
    “朱书记,陈先生传来情报,同时他希望我们帮忙调查三个人。”
    朱掌柜没有迟疑,接过李屹然递来的名单细细查看:“罗毅宁,沪上市政府议员。
    朴广贤,高丽人,江丽纸厂总经理。
    杜森,汇力文学社总编。”
    ······
    看完名单,朱掌柜陷入沉思。
    李屹然补充道:“此三人有特务处背景,根据陈先生透露的情况来看,这三人有极大可能已经投靠日寇。汇力文学社的总编杜森,此人我知道,且有证据表明此人已经投靠日寇。
    杜森有留日背景,经常在报纸上发表一些支持内战的文章。写文章是一把好手,经常得到各大报社杂志的邀稿,但对于日寇的侵略行径闭口不谈,喜欢发表关于日本文化的介绍文章。
    前日杜森向《江南晚报》投稿,全篇都是为日寇侵略东北辩解,着实可恨。”
    说着说着,李屹然从柜子里拿出一份文章,仔细一看上面竟然是原稿。
    “啧啧~~~这可不容易。”
    “很容易。”李屹然遗憾的说:“《民生日报》有日资入股,这是他们要求发布在报纸上的文章,当时杜森交由编辑部的。”
    “啧——!嘶~~~”
    朱掌柜惆怅的不行,日资大量收购入股沪上各报社,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看来外务省的经费充足的很,如此大手笔去捧一个人,目的可不简单。
    “只不过剩下两人,调查起来就颇为困难了。”
    朱掌柜为难一叹:“陈先生可算是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这三人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士,要想从他们身上调查到情报可谓是困难重重。
    这个陈先生是怎么想的,居然会将如此困难的工作交由我们?”
    闻言,李屹然默不作声,悄悄从口袋里拿出一百元法币放在茶几上。当看见钞票后,朱掌柜释然一笑,李屹然也忍不住笑起来,两人对于陈迁的撒币行为难以评价。
    “这是······”
    李屹然解释道:“陈先生给‘书生小组’的调查经费,他甚至还开出价码,无论‘书生小组’调查到什么,只要有价值他都愿意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扶额叹息,朱掌柜感慨道:“他这是变着法的给组织提供经费,如果是直接送钱,他知道组织碍于规定不一定会接受,巧创名目让组织收到经费安心些。
    他有心了,我们应该感谢他。”
    “朱书记,您觉得陈先生如何?”
    朱掌柜知道这是在问关于陈迁的评价,也是在问组织是否有意将其吸纳为地下情报员。不过陈迁在特务处的等级很高,听说最近担任副书记长,已经迈入中高层干部范围。
    “陈先生对待革命一向友好,对组织也有莫大的帮助,去年如果不是他提供党务调查处在组织内部有‘细胞’的情报,我们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是啊。”李屹然点点头。
    朱掌柜随即问道:“约定接头时间和地点在什么地方?”
    李屹然急匆匆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戏票:“陈先生得知组织派人和他见面十分高兴,约定接头时间是下午六点,地点在广西北路新光大戏院。
    这是戏票,他就在你左手边的位置,请注意安全。”
    “明白。”
    收好戏票,朱掌柜目光严肃。
    这是自己第一次与特务处高级特务进行会面,他在闸北听闻过不少侦缉队的事迹,也知道背后全部都是由陈迁指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