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最近要去一趟无锡,去视察忠义救国军淞沪指挥部,沪上区的工作暂且都交由刘方雄处理。”
陈迁向王新衡汇报自己的工作安排,这是必须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在沪上陈迁有极大的自由权利,但要离开沪上必须征求王新衡的同意,得到准许后才能离开。
原因有很多,不然随意离开沪上让王新衡了解不到陈迁的下落,很难不往坏的方面想,军统沪上区已经吃了王天木之前神秘消失半个多月的亏,对于这点很重视。
王新衡没有拒绝:“你是知恩图报的,戴长官让你负责军统淞沪地区方面是选对人了。我同意你前往无锡,但要注意安全,一路小心。”
“知道。”
“唉~~~”
看着正值壮年便生出白发的陈迁,对于这位老下属,王新衡是极为担心的,毕竟他也是一步一步看着陈迁成长。
年轻时和赵理君那群狐朋狗友吃喝嫖赌样样俱全,让他十分不满,甚至懒得管教。但经历家国沦陷,眼前的年轻人渐渐稳重起来,杜绝一切不良嗜好,忠心报效党国。
敌人会逼着人成长,长不大的人会成为花草的养分,被埋在泥土之中。
陈迁微微一笑,起身便要离开。
“子升。”
“嗯?”陈迁走到楼梯间旁,转身看去。
王新衡欲言又止,微笑着挥挥手。
他也要去处理公务,整个沪上敌后的工作都压在他肩膀上,最近一段时间他正在跟周佛海商议成立银行,就连蒋光头都对此事极为重视,一旦银行成立掌握在国府手中,将会提供巨额税收。
他还要关注沪上的失学青年,蒋大公子正在筹备青年军,急需青年知识分子,而沪上的失学青年倒是不错的对象。
比起军统的事情,王新衡的工作似乎每件都是大事。
······
离开报社后,陈迁开始着手安排沪上区的交接,先确立工作方向。
将军统的工作重心从‘暗杀’转移至‘策反’,尽可能不使用暴力手段,以温和手段对汉奸卖国贼予以劝导。比起杀一个人,策反将其归于己用更有价值。
不久后,陈迁离开沪上,前往无锡。
在乌当荡,那片曾经陈迁率领挺进团打游击的地方。
微风拂动高高的芦苇,白色的麦须飘动,湖中时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惊起一阵涟漪。
乘坐木船,陈迁站在甲板上眺望远方。
在不远处有一处伪军检查点,不过早已经被军统策反,日军从苏南地区抽调大批兵力前往参加太平洋战争。
顺利通过伪军检查点,那一个排的伪军知道是忠义救国军的人,理都不想理直接放行,他们可不想为了日本人一句夸奖,便冒着全家被杀的风险。
而且,他们吃的米都是忠义救国军配发补给的,把衣服一拔随时可以起义。
在黄昏时分。
陈迁乘船来到周庄,小码头上围满一群人,还有士兵正在警戒。
宋广迎正在带领一批淞沪指挥部的高级军官欢迎陈迁,以及一些曾经帮助过忠义救国军的民众,陈迁看见郭虾子,对方带着自家那个黑瘦黑瘦的闺女,她闺女怀中抱着一个襁褓。
木船靠在岸边码头,众人便急不可耐欢呼着。
“陈长官,欢迎欢迎。”宋广迎伸出双手。
陈迁笑着和他握手:“老宋,好久不见。淞沪指挥部的建立,你居功至伟,我已经向戴长官请功。”
“微末之功而已,谈不上、谈不上。”
“肩膀上的军衔换一换,淞沪指挥部党务宣传处少将主任,兼党部书记长。戴长官的任命早就下给我了,这次来无锡也是为了亲自告诉你这个好消息。”
这时,身旁的杨丰从口袋里拿出电文,上前一步递给宋广迎。
接过电文,看见上面白纸黑字并且印着淞沪指挥部指挥印章的任命,宋广迎顿时呆若木鸡,只觉手中轻飘飘的一张纸重逾千斤。
陈迁笑着拍打他的肩膀,自从当年大撤退后,他命令宋广迎率领一部分人员留守,继续坚持党务宣传、策反及抗日游击工作,宋广迎在苏南一带做的极好。
对于人才,用不着陈迁去说,戴春风是一定会重视的,他是极为爱惜人才的。
身旁,一名身穿中山装的男子抬手立正敬礼。
“长官好,属下政训处主任沈之岳。”
陈迁也抬手敬礼:“学长好。”
“不敢不敢。”沈之岳有些尴尬。
之所以陈迁称他为学长,因为他是中央军校第八期毕业,陈迁这个第九期的学弟反而当了他的上司。国府是一个极为讲究论资排辈的地方,但沈之岳是在抗战开始后才通过黄埔同学会的介绍加入军统。
可学长就是学长,无论官职大小,该有的尊重必须要给到,不然会让军统内部黄埔系人员不满,陈迁一直遵循这个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