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清谈会,周勉讲学中。
“你们觉得,自己这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是什么?”
周勉并没有讲一些四书五经上的大道理,而是和众人围坐在平地之上,他坐中心,其他人围着他坐了一周。
围着他一周的人里面有贵族子弟,穿着华服,也有平民百姓,穿着粗布衣衫,甚至还有个七八岁的小女孩。
“弟子觉得,人这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匡扶天下,文成武就。”一个贵族子弟信心满满的开口。
周勉微笑的点头:“很好,少年胸怀大志。”
他又转向另一位:“你呢?”
另一个男弟子穿着粗布衣衫,回答保守很多:“学生若是能考中进士,被分到哪里做官,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职务,既能有利于百姓,也能不负于自己,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周勉道:“也不错,你胸中自有丘壑。”
然后他又看向那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笑着问:“你呢?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贵族子弟本来不忿周勉一碗水端平,但是也好奇这个问题,七八岁的小女孩能说出什么来,便没有开口。
小女孩怯怯看了看四周,在周勉鼓励的眼光下鼓起勇气道:“我……我觉得能跟爹娘一起,吃饱穿好,爹娘不忙的时候,能多带我出去玩一玩,一家人能多有几件新衣服换,过节能多有几块肉吃,就是最好的事……”
贵族子弟不屑道:“切,这算什么有意义的事啊,这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吗?”
平民男子沉默片刻道:“你可知,住在上京北市的百姓,很多人一年才能吃半块肉。”
贵族子弟一噎,说不出话。
他看向周勉:“先生,他们不会是在胡乱编排吧,如今大胤国富民强,民生怎会如此艰苦?”
周勉微微收敛了笑意,但态度还是很和蔼:“你可有踏足过上京的北市?”
贵族子弟摇摇头,那种贫民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他去那里做什么?
周勉道:“是非如何,你亲自去一趟便知。”
周勉拿了一块糖给小女孩,和声道:“你说的很好。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福运。”
周勉道:“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开疆扩土,匡扶天下是大志愿,望一家人吃饱穿暖,也是最重要的心愿。没有家,何来国?”
众人听了,都低下头若有所思。
“果然不愧是文人的嘴皮子啊,就是利索。明明就是不愿得罪任何一个人,还能说的这么好听,让大家都信服,格老子的,哎呀,老子要是有这本事,上战场不用真枪真刀的杀敌了,直接上下嘴皮子一碰,哟,这仗打赢了,弟兄们,你们说是不是啊?”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传来。
周勉抬头望去,一个络腮胡子的汉子穿着便装,但腰间挎着一把武器,身后跟着三五个身着便装的武将。
赵承业早就听到了这边的声音:“……是武安。”
他对薛安然解释道:“镇西将军,也是我麾下主将。”
薛安然点点头。
赵承业微微皱眉:“他们是来闹事的,我去把他们带走。”
薛安然拦住他道:“不急。他们这次专门主动找过来,明显心底有气,你觉得依你对他们的了解,他们是会胡乱生事的人吗?”
赵承业道:“我朝文武一向不和,但武将多不在上京,只每年述职可能才会回来一次,更多的都已在边关安家立业,所以一直井水不犯河水。朝堂上偶尔打打嘴仗,但武将一直说不过文臣,所以心里一直憋着气,看不惯他们,但也不至于胡乱生事。”
薛安然道:“清谈会开了也有好几次了,前头都没人来找事,闻德书院重建后,清谈会的名声也越来越广了,武将们也没有来找事,只是你瑞王殿下对周先生一拜后,他们心中可能会有些不舒服,但自那之后,也过了一月有余了,刚发生事的时候没来闹,过了这么一些时候来找麻烦,自然是有人在他们耳边说了什么,说不定添油加醋了许多,挑起了他们的怒气。”
赵承业点点头:“是世家。”
薛安然道:“自从清谈会名声大盛,我名下的书铺也经营大好,裴家已无力阻止我分走他们书本典籍的声音,约莫着这一季度他们的盈亏状况,不是很好,怕是急了。”
赵承业思衬一会道:“除了裴家之外,还有另外三家,到现在都没有露头。”
薛安然道:“先不管幕后之人如何,既然你的手下被挑动前来闹事,不管他们听信了什么胡话,心中肯定是有气的,你今日把他们强行带走,却不能让他们心服,以后还会被有心之人利用,保不准会出更大的纰漏。”
赵承业道:“好,听你的。”
薛安然听他这样说话,身子微微一僵。
但这话似乎平平无奇,她一时也不知如何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