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以也不会怀疑手册的成效。”
这番话说得李维一愣,不由得暗自反省,自己是当局者迷,从没有总结过“公共卫生”与“管理”之间的联系。
同时心中赞叹,盛名之下无虚士,西弗勒斯作为“日瓦丁三巨头之一”,这直抵逻辑本源的思维就远非常人可及。
“伯爵大人尽管问,在下必定知无不言。”
李维振作精神,正襟危坐,同样诚恳地给予了回应。
“好。”
西弗勒斯脸上的笑容又绽开了些许,指着手册上折了一角的某一页,递给李维。
李维仔细看去,正是“异物贯穿伤的处理原则”。
战场上,贯穿伤口是最常见的伤势之一,包括枪头、箭头、匕首之类的锐器,都有可能造成贯穿伤口。
比起撕裂、挤压等伤势,贯穿伤无疑要凶险得多。
尤其是对铁罐头的骑士老爷们来说,偶尔刺进板甲缝隙的锐器是他们为数不多的敌人。
反过来说,李维要是编写一本主治划砍伤的医书,哪怕底层原理是一样的,骑士老爷们一开始估计都不会买账。
论“精准定位客户需求”的重要性。
而在贯穿伤中,捅破内脏的、戳进脑门的,以当下的医疗水平,基本就是宣布了死刑。
那些非致命性的伤口(多见于箭伤),往往也会由于兵刃上额外的“加料”,以及这个年代狂野的医疗水平,最终导致伤口感染。
就是常说的“伤口反复迸裂、化脓”。
那种“砍断箭杆再战的猛士”,基本只存在于骑士小说中——人的肌肉在运动中是不同步的,插在肌肉里的箭头会随着发力持续撕扯伤口。
更不用说,有些破甲重箭的粗韧箭杆,可不是凌空挥刀就能轻易斩断的。
在没有抗生素的当下,感染导致的发烧一旦开始,李维也只能听天由命。
但得益于后世里的那点皮毛,李维还是明确了几点伤口处置原则。
一是手术器具包括医生本人,要尽可能地做好消杀工作。
最起码的要求是医生洗手、火烤或者烫煮手术器具,以及最重要的,医护和器具未经消杀不得接触多位病人。
很多在伤兵营中流行的、古怪的疾病往往都开始于交叉感染而非战场创伤。
冷血一点地说,死一个伤兵好过感染全部的伤兵。
基于同样的原因,伤兵营要远离大部队饮水源的上游。
二是根据伤口的大小、深浅、是否伤及骨头、是否携带碎屑入体等因素,来判断如何取出异物,是否包扎甚至缝合等等。
这些就属于医生的临场实践了,李维是肯定称不上有多在行的。
“伤口缝合”的操作在此时多见于整理尸体遗容,把它写进条例里,在约书亚看来是属于“略微出格但闹不出大的争议”范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缝合线”经过北境的战场实践,以冷松树剥皮制作的纤维线为最佳。
三是考虑到伤患从打扫战场到转运后方,往往需要一段时间。
此时伤口往往已经结痂且带有大量的污物。
“清创”是所有医护必须掌握的技能。
包括使用生理盐水而非酒精清洗创口、大批量地使用纱布、以及使用特制的“医用手术剪”来剪去黏连在伤口上的衣物等。
“关于贯穿伤口的处理原则,我有两个问题。”
西弗勒斯比划出两根手指,娓娓道来:
“这第一,就是关于缝合线的材料。”
“「冷松」是灰雾山脉独有的树种,要想在南边大规模地使用缝合技术,缝合线的材料是否能够更换?”
一个在原材料上完全受北境掌控的技术,很难说服天鹅堡。
何况冷松在北境也不是什么高产的树种,经济成本可想而知。
“这正是我向您推荐《卫生条例》的目的所在,伯爵大人。”
李维精神一振,西弗勒斯的顾虑正中李维下怀。
“南方的树种多样,远胜于北境。”
“想要靠谢尔弗一家,完成对所有材料的实验,是不可能的事。”
“谢尔弗愿意分享这样的技术、这样的理念,”李维说着顿了顿,张开双臂,振振有词,“合作才能共赢。”
可惜西弗勒斯不是什么好忽悠的人物,他浅笑一声,语气中带着些许谑意:
“想要获取,必先赠予。”
“李维子爵是会做生意的。”
不过这等利益交换也属正常,倒也不至于让西弗勒斯心生恼意。
他点点头,认可了李维的解释:
“波特家族愿意就缝合线的生产相关与谢尔弗展开合作。”
“此事稍后再议。”
“第二个问题。”
西弗勒斯接着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