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重力 加速度与摆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安顿好达·芬奇,和伽利略的见面便可以排上日程了。
    从尤利娅提供的资料里,李维知道这位天才从早年的“材料分析”转行到了如今的“经典力学”。
    可谓是精准地抓住了“时代的脉搏”。
    按照“知识付费、等价交换”的原则,李维也特意准备了一些有关于运动、惯性的相关实验设计,打算等到见面时适当地往外抛出。
    就跟钓鱼要先“打窝”一个道理。
    李维希望给这些站在科学前沿的法师兼科学家们提供一点小小的灵感,帮助他们完成基础理论的突破。
    哈弗茨的训诫也提醒了李维,法师的活跃能够为李维这朵“奇葩”吸引大部分火力,给荆棘领的“科技腾飞”提供一个合理的借口。
    至于达·芬奇提出的对于科技扩张的担忧或者说试探,李维的回答并不是场面话。
    何况从间谍这些年传来的消息里,荆棘领的“好邻居”、“太阳王”摆明了正在攀科技树。
    李维想的是“运营,然后平A”,不想沦落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境地。
    ……
    见面安排在白马山外30里的一座山头。
    万一真要是一言不合开打,李维也不必担心战斗的余波会摧毁自己辛辛苦苦建起来的水泥厂。
    李维特意带上了达·芬奇,毕竟高炉和耐火材料是“焦不离孟”的关系,如果一切顺利,这俩迟早会打交道,索性提前打个招呼。
    何况李维也想看看这两位“最强大脑”凑在一起能迸发出什么灵感的火花。
    「万一搞出个核聚变、常温超导什么的,自己马上就能躺平了~」
    李维进入“痴心妄想”模式。
    ……
    许是在冰原待久了的缘故,伽利略的外貌看起来与维基亚人无异。
    在这个以蓄须作为智慧象征的年代,伽利略同样有着巨大的胡子。
    而强大的实力使得伽利略在一趟乘坐双足飞龙的旅行之后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声音也是亮如洪钟。
    一番寒暄、互相介绍之后,伽利略握住达·芬奇的手,神情激动:“达·芬奇先生,我曾拜读过您《关于摩擦和水平惯性的猜想》。”
    达·芬奇含蓄地笑了笑,一脸“区区小事不足挂齿”的样子。
    李维嘬了嘬牙花子,心想「你外挂是不是开大了点,怎么哪哪都有你?」
    哈弗茨则默默地记在心里,打算回头找玛丽娜补补课。
    这些法师们一套一套的,哈弗茨感觉自己的大脑有些过载了。
    伽利略一边说着一边从随身携带的金属箱子里拿出一叠手稿——李维看不出这箱子是什么合金的,但看着就很贵,里面还有不少瓶瓶罐罐和形式各异的工具,想来是伽利略的工具箱。
    “这是我发表的《斜坡实验》论文,里面有关于惯性和一种关于运动的常数的猜想。”
    伽利略将手稿递给达·芬奇,并示意李维一行一起观看。
    “论文”是雪地巫师议会的“硬通货”,李维就算靠着专利和论文租借的双足飞龙;伽利略却丝毫不顾忌地分享了出来。
    除了“不差钱”之外,想来尤利娅对于伽利略“一心追求世间真理”的评价也是颇为贴切。
    李维最喜欢跟这种人打交道了!
    ……
    “如果斜面的角度足够小,小球的表面足够粗糙,那么小球就会在斜面上静止不动。”
    “同样的道理,越是光滑的小球,在相同的角度下就能够滑行得越远。”
    “我认为这是摩擦和水平惯性的最好体现。”
    “最为奇妙的是,每个单位时间内,小球下降的高度和它的重量无关,只与斜面的倾斜角度有关。”
    “如果我们把斜面完全垂直于地面,那就是落体运动……”
    伽利略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实验猜想。
    「a=gsinθ是吧,利用斜面可以减小物体的加速度,便于进行测量,缺点是斜面的摩擦力会导致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偏小。」
    李维理清了伽利略的实验思路。
    “我将这个常数称之为「重量赋予的速度差」。”伽利略最后总结道。
    李维知道此时“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伟大理论还没有被提出;而“加速度”的概念伽利略也才刚刚摸到门槛。
    是以伽利略在描述“重力加速度”时显得磕磕绊绊。
    “经典力学”的牵扯太大,李维决定先帮助伽利略厘清“加速度”这个概念。
    “加速度”是动力学的开端。
    有了“加速度”,再去思考是什么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尤其是在“惯性”这个概念已经被提出的前提下。
    “伽利略先生,能否告知您是如何准确计时的?”李维提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不管是速度还是加速度,计时才是最重要的。
    现行的计时器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精确到“秒”这个地步的。
    而“秒”是七大基本物理量单位之一,是攀登科技绕不开的巨石。
    伽利略眼中闪过一丝“同道中人”的欣喜,从怀中拿出一枚吊坠:“我用的是一种名为单摆的装置,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李维心中有些失望,关于单摆的运动周期的经验公式T=2π√(L/g)他也是知道的。
    但是如何把单摆的原理转换为摆钟他却是一无所知。
    毕竟对李维来说,手机即是时钟,他小时候也没有拆过家里的老式摆钟。
    “我试验了几十种材料,发现环境温度、摆线自身的弹性都会对单摆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伽利略显然对于单摆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
    李维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问道:“我们能不能把这种单摆装置固定下来,像是水漏或者沙漏一样,用来精确地测定时间。”
    这话主要是说给达·芬奇听的,毕竟伽利略要是能搞出来估计早就弄出来了。
    伽利略的反应也是极快,一脸热切地看着达·芬奇。
    达·芬奇的大脑门上全是问号,「你们两个的转进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一点?」
    “土窑的事才刚刚起步。”
    达·芬奇提醒李维,他现在没那么多精力两头兼顾。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