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钻空子的几件往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出车祸。车祸一般是两个人的事情,而学生学不好一般来说也是两个甚至多个因素的结合。不过我觉得你幸亏没有考取大学,不然不知道会对社会主义建设会造成多大的破坏呢?!
    这时候张劲嘉举杯说:“剑谷还是一如既往的会狡辩,干杯干杯!考得好不好都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也过得不比大学生差多少的。不过说老实话啊,我们那些同学,考了大学的,在北京上海的,哪个不是上千万的资产了?就是在省城的,苏州无锡的也都是少说几百万,我们当初考师范就是短视,现在师范居然是考不上高中的人去读,我们之前可是在重点高中之前录取的。”
    房思建说:“我觉得以前这个思路是对的,要把最高智商的、成绩最好的留下来!现在把成绩好的考大学考走了,然后基本也不回家了,长此以往,教育越好越不利根本就不利本地建设。何况,我们之前同学上大学出去的,父母有一个孩子在身边的还好,独生子的,那可是和孤寡老人没有区别。当然了,我们父母还没有进入真正的晚年,要是进了晚年真的不知道怎么样。我们不管怎么说,在家就是好。”
    李亚根说:“我弟弟和你们同学,差不多一起上学的,他现在去了南京,娶了个南京人,就和去南京入赘没有区别了。还好我在家的。不然他大学毕业还是得回来。爸妈年纪大了还是需要照顾的!”
    “哎,现在啊,农村人往县城跑,县城里往省城跑,二线省城的羡慕北上广,北上广的争取移民,移民到外国啊,我有朋友去过亲戚家。还是大城市呢,建筑也就到我们县城的水平。”剑谷飞快地说道。
    “你别说,其实呢外国条件有的角度看起来不行。不过食品奶粉农药残留的,还有教育什么的还是比国内优越啊!不然怎么那么多人想移民呢?!”李亚根说
    “怎么就优越了,国家培养了你可以达到移民条件了,可以适应外国生活了,难道还不是教育的成功了?怎么后来的子女就不能接受了呢?”房思建说“我的观点。我们这小城就很好。生活节奏慢,距离大城市也不远。何况现在网络社会,有什么偏不偏的?想安静去农村租个房子,爱生活多就多久,大城市一套房子的钱。在我们这全家一辈子美美的玩一辈子,生活图的啥?不就是活得开心。我们很多时候拼死拼活说是为了明天活得开心,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谁知道哪天就没有明天了?”
    张劲嘉说:你现在拆迁了,房子也有了,钱也有了,自然可以说这话了。
    房思建说:你以为我这天安门旁边的房子呢,一拆就发达了?!你以为深圳的房子呢!?一拆就是几千万?!
    张劲嘉说:说到深圳,听到一个笑话,也可能是真事哦。就是深圳还没有开发的时候,香港经济很好,所以深圳很多村民偷渡到香港,有一个村的男壮劳力几乎全部跑去了香港打拼。甚至村干部都找不到像样的人。谁知道三十年过去,深圳一拆迁都是大几百万上千万发补偿,结果怎么样?结果他们比偷渡出去积累的三十年财富多!所以啊,我们都不要用以前的事情来看现在。也不能用现在的心情看来推测以后的事情。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剑谷说:我觉得现在学校考核就是个有问题的,你再怎么考核,总有最后一名,考核老师是用成绩来评比,说起来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看不见摸不着,你总不能让孩子做饭叠被子吧!学生努力考试,就算全部是满分,到最后高中升学率还是差不多,现在升学率那么高,但是大学生找工作就很成问题,反而手艺人有技术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舆论引导不够,迟早钢筋工泥瓦工工资比大学生高,抢手。小孩学得那么累,反而有些不太重视教育的地方,相对比较轻松。而且动手能力强,到社会上还受欢迎一些,我们这边的小孩,读书都读傻了你信不信?
    李亚根说:哎,我说就不公平,我们这小孩太苦了!
    房思建说:“以前也统一考卷,也未必公平,分高了也未必就是综合素质高,这考核也只能做到相对公平,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平。”
    张劲嘉说:北京的小孩多全面发展,体育运动、艺术、社会活动花了很多时间,他和你比他怎么分数比得过?边远地区教学条件不好,他和你比他怎么比得过?不过择优录取没有错。我有个朋友的侄女,从新疆来苏州上学,来的时候大家都瞧不上,觉得基础差,谁知道几年一过,考上了南京大学研究生,成绩还是第一名呢!没有什么奇怪啊,她才高考考过来的时候也是新疆拔尖的,虽然文化基础可能差点,那时候一起用相同的卷子考她一定考不过江苏的孩子,但是相比较而言她还是拔尖的智商啊。教育这个问题,要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实现的,无论谁无论什么办法。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公平,只能做到相对公平。政策怎么调整,只会相对往哪个方面倾斜一点而已,而我心理上,还是倾向向边远地区倾斜,毕竟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