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开始评估后的第一次登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及时出现来倒开水,瞪了老房一眼。房品元将没说完的话硬生生噎了回去。
    叶爱菊给他们都加完茶水,短暂的沉默之后,房品元感觉到之前的失言,换了个话题,因为谁都知道,几个干部来不是来玩的,肯定是为了拆迁的事情,无论兜圈子兜几圈,渐渐还是要回到圆心来,所以房品元主动的说“范书记啊,你知道吗?!我昨天去肉联厂那边拆迁的地方去,镇北村,我准亲家是那边拆迁的(房思建女朋友楼诗雨家),那边那时候拆迁倒不难,镇北村人普遍比较有钱,都是做肠衣的,几百万几千万的多的是,他们那时候拆迁很便宜,一般的平房也就拆了十多万,好楼房也就二三十万,但是呢,剩下两个钉子户在那边。碧桂园的房子都已经盖好卖钱了,广场都搞好了,广场上还有两家没有拆呢!
    “那两家兄弟俩,油盐不进,据说还动用黑社会去打了呢?!但是他们挨打就挨打了,反正他们也不敢弄出人命。挨打了一下,据说他们现在反而胃口更加大了,一个人要两个店面房加两套房,算下来比人家两栋好楼房还多呢!”
    这个是之前想好的台词,上次晚上全家人商量拆迁方案无果之后,房品元第二天开始,连续去玩了几天
    房品元每天就去镇北村肉联厂那一块去看了看,由于之前很多熟人在那边。打听点小道消息也并不费事,反正众说纷纭,有说开发商黑心坏的,居然动用地痞无赖来打人。也有说钉子户不识抬举的,那么个破房子要那么多钱,狮子大开口。当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随便说说发发感慨。也有希望可以多补点,为以后拆迁做个样子,也有觉得以前拆便宜了幸灾乐祸的,赶紧强制执行了也活该,总之听了很多,经过筛选,精简成对自己有利的话就是,晚拆迁会对拆迁户有利!这些想好了,就等干部上门来,给对方一个态度,我是知道拆迁行情的,我也可以有样学样……
    范见平讪然一笑:“那里我也走了好几次,房子在那是没错,不是还没有谈拢吗?要多少钱肯定是随便要啊!你可以可以要一栋楼呢,但是你要人家给呢!要是随便要就可以要到的话,那不早已经拆了?现在还在那不是说明要多了人家不给嘛?!”
    “我还听人说。那边房子已经盖好了,也卖得差不多了,那两套房子不拆也没事,马上搞个大的广告牌把他们遮起来!”言下之意就是真的不拆,只要不是房子的地方,也可以不拆,即使规划的房子的地方,规划也可以改的!就让你孤零零地单独在广场上,整天吵整天闹,让你烦。
    “哦,那倒也好的。之前房子挨房子,现在拆了周围的,在广场边边上,倒也敞亮呢!”整个隐藏的意思就是周围的人拆了,我也就很敞亮的,也没现在怎么憋屈,也好的。
    另外一边,是老村长陆德华在院子里看着一棵梅花,正是蜡梅欲开的时候,微微的香气隐隐飘来。
    陆德华就和叶爱菊说:“这梅花品种还可以啊!”
    叶爱菊回答“你还真有眼光呢,这个梅花都长了二十多年了,还是老早我上班的时候老同事送的,她家做花木的,顾庄的。算下来都长二十多年了。”
    陆德华:“这个梅花现在要值一千多块的,你看它下面那个根的脑,脑大就造型好,价格高。你还蛮会侍弄花草的呢!”
    叶爱菊说:“我就是喜欢长点花花草草,以后拆迁了可就没有这个条件了。”
    陆德华:拆迁了也可以啊,小区里搞个车库,楼下前面的绿化带里,想长什么花长什么花,你去看看之前拆迁的小区,都可以长花的,就是有些人不自觉,还长蔬菜呢!
    叶爱菊:真的吗?那倒不错。
    陆德华:肯定是真的,不信你可以去看看呢!就是长那些花花草草,可不能过分,凡事都是要适可而止。有些人就是不自觉。长长花草还可以的,相当于绿化,自己维护,自己看看,他们有人种蔬菜,把绿化都挖了。
    叶爱菊说:就是就是,凡事都不能过分的。
    陆德华说:但是呢,安置房啊,车库有限的。要拆得快拆得早就有车库。不然是车棚,整天都没有太阳。车库就在底层朝南。搞点花花草草的就很方便了。自己家门口,别人也不能来,要是安排不到车库,挑不到好地方可就没有机会的。
    叶爱菊说:那是那是,挑房子还是要下手快。反正早晚要拆的!
    陆德华又随口说:“拆迁也不急的,效果图才出来,到底哪个好坏现在也看不出,我就和指挥部说的,要搞个沙盘模型,大家都可以看到才行。普通老百姓谁看得懂效果图,我就说了,不知道他们听不听我的。当然了,现在才开始评估,评估了没有十天半个月算不出来,算出来了还要分发到个人核对,还要统一公示,然后才开始选房,肯定也不能先评估的就先选房,那样肯定也不行……这样说说的,这说下来肯定要年后了,宣传起来还说年前交房子交钥匙的有奖励呢,哪个急了,无论如何也得让大家把年过好的。”
    作为一个被开除党籍的前书记,到底是问题不大?还是有人作保?还是退钱及时?认错认罪态度好?没有人知道,但是他的能力有目共睹,几十年农村群众工作的技巧还是在的。
    现在他也不是干部。虽然是前书记,但是可能确实没有权了,可是话语权还在,不过,可能确实因为没有职位了,反而可以说点反动话,站在老百姓这边。有些话,现职的人不好说的他可以说,反正说了也不要承担什么后果,都有挽回余地。不管这个话符合不符合工作要点,宣传口径,但是听起来还是让人顺耳,可以产生共情,是农村工作的技巧。
    三个人来的,还有一个人就是村长,趁着抽烟,在院子里走走,然后在旁边的高大的厂房里看看,本来是以前养猪的猪圈,加上之前的空地,改成一个厂房出租,人家来还置办了一些机械。前几年厂子因为经营不善关闭了,机械什么的都没有搬走。
    村长指着行吊对房品元说:这个行吊啊,你现在没有用,卖就是当废铁卖,我认识个人,可以高价收购的。还有你之前磨猪饲料的粉碎机,都有专门的人收,到时候你找我,我来帮你联系……
    他们三个人来,是有着明显的分工,也基本达到了目的。开始第一趟。并不能直接奔主题,只是种下一个种子。暗示一点事情,还得站在拆迁户这一边,自然会有共情。不过事情也不能急。因为新建和思建不在家。虽然老人对于年轻人的影响力在,但是并不可能做主,最好还是全家在的时候来谈。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