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清朝事:胡雪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说不出口。
    “雪岩,你……”
    “你太轻浮了,太后不是你想的那样!!”
    左宗棠指着胡雪岩的手,不断的颤抖,只不过他这种颤抖是“惊讶”出来的,而非吓的。
    “那太后是什么样??”
    “左公,我实在太想……”
    胡雪岩一副只要太后需要,我什么都愿意捐出来的表情,让对面的左宗棠直接沉默了,直到最后才说:“太后喜欢园子,你不如……”
    “不如在园内相会……”
    情绪激动之下,胡雪岩一下子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
    “雪岩,你,唉!!”
    一声“唉”,道尽了左宗棠的“无力”。
    而这个时候,胡雪岩也清醒了过来,表情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直到这个时候下人低声在门外喊了一句“老爷,菜好了”,他才开口:“左公,不如先用餐…”
    左宗棠也在等这句话,推脱了几下,也就一同走进了内堂的饭房。
    ………………………………………
    广州巡抚衙门外,不断有穿着兵字号衣,戴着西洋软帽,不伦不类的士兵在巡逻。
    而在巡抚衙门内,刚刚起床的李鸿章,正在吃着他最爱的“鲈鱼”。
    李鸿章吃鱼和别人都不一样,他吃鱼喜欢吃整条,且喜欢一次吃个干净,与他人的分餐制,有本质的差别。
    “今天这个鱼有些凉了,下次温一点再上……”
    “对了,这个米得换,不能老吃南洋米,这南洋米虽然不错,但在我老家靠近中原,吃不惯!!”
    李鸿章吃着一盘鲈鱼配着一碗白饭,边吃,边挑出里面的毛病。
    而站在他身边的厨子则是一边回应,一边将这些问题都记录下来。
    甚至周围站着的管家都跟着说:“老爷放心,下次鱼一定是在您起来前半个时辰开始蒸,到时候一定是温的,而且还不烫!!”
    李鸿章听后,拿起桌上的“金线手帕”擦了擦嘴巴上的油花,而在身边的丫鬟,则是立马上前将脖子上的餐巾解开,露出了里面白色的内搭。
    “老爷……”
    看着丫鬟手中托盘上的茶水,李鸿章随便喝了一口,往旁边一吐,立马有人用痰盂接住。
    当饭后的一切都弄好之后,李鸿章走出了客厅,来到了已经用上“汉式电风扇”的书房。
    “呼呼”的扇风声,不断的传到了李鸿章的大耳中,回过头看着那台一人高的电风扇,以及下方连接的插线板,李鸿章的眼神中,闪现出别样的感觉。
    甚至当他第一次看到电风扇这种东西后,他甚至发出了:
    “汉承天机,清不如汉!!”
    看了一会那个对着他左侧扇风的电风扇,李鸿章随后便坐到了书桌后的梨花木方椅上,将手依靠在麒麟扶手上,看着桌上的公文,随意扫了几眼,便拿起其中一份批改起来。
    批改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一下子就是两个小时的时间。
    等到这些都批改完后,李鸿章抬头看向“明媚”的窗外,重重的叹了口气,随后掏出一份刚刚被他压在底下的信件。
    信件的上方就只有一个字“曾”。
    很显然,这封信是谁的,不言而喻。
    打开信件,扑面而来的熟悉字迹,让李鸿章的脸色微微发变,随后便定睛看了起来。
    “渐甫前日之信,我以收到,信中所言之事,甚感表同……”
    “自发匪乱起至今,国朝之事,兵祸横行,万姓消亡,好如衰木……”
    “渐甫所修之治安书,我亦看过,所言之事,皆是事实,所行之事,皆是天理……”
    “然而渐甫可知此时想杀你之人,何其之多,害你之人,恐怕早已是磨刀霍霍,若无我湘军护佑,恐怕你别说做个巡抚,怕是连县令都做不成了!!”
    “此事不好,恐渐甫先我一步矣……”
    李鸿章看到这里的时候,明显有些发怵,后背开始发汗。
    整个人的鼻息都有些不稳定。
    “变革改良之事,自古皆有,前有商君,后有宋之王安石新政,近亦有张居正一条鞭发……”
    “凡此种种,都是为国为民之大计!!”
    “但渐甫可知,你与那些人有何分别,他们都是以古托今,借古之名改制,而渐甫你是直接以西代中,何其狂悖,何其疯狂……”
    年轻的李鸿章吞咽着喉咙里的口水,额头出现了冷汗,很显然,还是年轻人的李鸿章,此时还没有后来的老谋深算,哪怕依旧喜欢吃鲈鱼,但是年轻几十岁,他的性格也更加的跳脱,当初只觉得此时的大清快没救了,赶紧写一篇“治安书”出来救国。
    现在看来,这哪是救国,这分明就是坑自己。
    而在信中,曾国藩列举了未来可能遭受的阻力,但是很快又话风一转道:
    “旗人之首恭亲王,对你改良之法颇具好感,但对变革二字却有不喜,你若能够顺变,则可引为助力……”
    “太后前段时间发电报询问老夫改良变革之看法,我亦言朝廷之事,待家无官之人,毋需知晓,大后随又问,是否可行,我答,皆朝廷事,不便参与,太后随止……”
    看到这里,李鸿章表情上露出了感激之色,这哪是托言,分明是建言啊!!
    “你若真想支持变革改良,还需从朝廷二字下手,切记,切记,不可动摇科举,亦不可学汉寇改良科举,引西洋学科之举……”
    当看到“科举”二字的时候,李鸿章瞬间沉默了,他明白,有些东西,是不能改的,哪怕只是学习汉国进行内部修改也不行。
    书房内,李鸿章仔仔细细的看完这封信,随后掏出“镀金打火机”点燃,烧的一干二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