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腥和启航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奏非常卡点,甚至就像是预演的一样。
    因为这是最精锐的本土军队,作为唯一的差别本土军团,第二军团拥有最好的武器,刚刚的山猫战车中型战场以及不断出现的香瓜碎片手雷就是明鉴,毕竟相比于造价低廉适合大规模装备的木柄手榴弹,造价更昂贵的手雷,对于经费不是那么充裕的俄军来说,就是一个可以经常且大规模使用的奢侈品。
    “咔嚓!!”
    一名俄军士兵踩在碎石上,发出一阵清脆的声响。
    就在他们继续前进的时候,整个战场突然冒起了一阵灰色的烟雾,因为冒出来的时候太突然,当不少人都还没有反应。
    等到他们有反应的时候,烟雾已经弥漫到了整个战场,瞬间将所有人淹没。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毒气弹”,整个废墟中俄军都疯了,成群结队的往后跑,但基本上大多数人跑到百分之七十的时候,就已经渐渐失去力气,倒在地上了。
    而在后方看到这一幕的洛西京大喊着:“防护面具,为什么没有配备防护面具??”
    回复他的是一阵好似“寂静”的沉默。
    看到这里,就连洛西京本人也都沉默了,毕竟谁都知道,这件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按照战前的乐观预估,所以对于防护面具的采购几乎没有,就算有也是为中高级军官准备的,至于士兵和低级士兵,他们就根本不在后勤部官僚讨论范围内。
    虽然俄国已经变成了东罗马帝国,但是沙俄时代的某些陋习,比如轻视士兵生命,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一条。
    而这些在这场战争中,表现的极为明显。
    整个战争中,俄军的士兵,就像是没有包装的“圣诞礼物”被送给了伊拉克人,而且一次送出去了“一千二百三十五人”,这个数字,几乎是这段时间最大的。
    甚至可以说,这是自开战以来单场战争中,最好的战绩,是一个足以让英国人拿去吹,卖掉更多债券的绝大好消息。
    但是对于东罗马人来说,所谓的好消息,其实就是踩在东罗马人的尸体前进。
    至于所谓的“失败”,也在高层军官的暧昧下,变成了“大战总计损失一千五百二十五人”。
    之所以会多了二百人,因为去年莫斯科街头少了二百多个年轻人。
    至于年轻人怎么来的,根本不重要!!
    ………………………………………
    龙江港口内,此时已经战舰云集,甚至出现了目前为止汉国造的最大吨位的战舰唐级战列舰。
    整个唐级战列舰,空载两万七千吨,满载三万零二百吨,是整个汉国第一艘,满载吨位突破三万吨的战舰,整整比上一代的汉改级战列舰,多了近五千多吨。
    在整个“非洲舰队”的组成上,按照总参谋的命令,以及海军配备的标准,总共分为三艘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一艘重巡洋舰,以及九艘轻巡洋舰。
    整个非洲舰队总计十五艘各类型战舰,基本就是一个完整的混成舰队编制,而这种组队方法,早在几十年前的风帆时代,汉国就已经在用了。
    而这也客观反应了一个现实,那就是海军的作战模式,其实一直都没有改变,甚至可以说,一直都是“巨舰大炮”那一套。
    风帆时代如此,铁甲舰时代也是如此,到了战列舰时代还是如此。
    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汉国海军内部,也在探索新的作战方式,但是基本没有什么“进展”,最大的进展,无非就是把目前发展到第二代的蛟龙潜艇送到水下护航。
    用第三代重型鱼雷,在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保护下对敌人偷袭,从而达到胜利的目的。
    但是这一切,终究还是“治标不治本”,甚至因为潜艇需要掩护,更加加大了巨舰大炮对于海军,乃至未来海战的影响。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有了海军内部一个著名的周云刚之问:
    “海军是否能摆巨舰大炮,是否能够摆脱目前这种依靠战列线的作战模式,海军是否能够跳出舒适区,走向新的世界??”
    这三个问题,在当时,简直就是对海军发出的“灵魂拷问”,哪怕是那些海军的大人物,也不禁在自己心里问了一句:“海军,还能变吗??”
    ………
    “呜呜……”
    冒着黑色烟雾的战舰,缓缓从港口驶出,跟在它后面的是一连串的巡洋舰。
    而在巡洋舰的后面是重巡洋舰,是战列巡洋舰,甚至是巨大的“武则天号”唐级战列舰。
    而这些战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不是用煤炭和蒸汽机驱动,而是内燃机和重油。
    “报告司令,目前已经准备完毕,请指示!!”
    “出发!!”
    非洲舰队司令邵城看着身后的龙江港,随后便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