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黑海风云:克里米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毙一百次,这个混蛋害的老子光是炮弹就找了一个礼拜,知道这一个礼拜意味着什么吗,这帮蠢货!!”
    而在前线,用着这么多不同规格的炮弹,打出来的战争,确实“不同凡响”。
    当英国用磅计量的炮弹落在和汉国毫米炮弹同样的弹坑中时,那一瞬间,好似汉国和英国的联手。
    “滴滴!!”
    汉国的中校吹着挂在胸口的军哨,发出好似“信号弹”一样的声音。
    一队队被“驱赶”的奥斯曼士兵被赶出了战壕。
    哪怕是再不愿意的士兵,也只能拿着步枪,向着“灾难”进发。
    因为如果回头,他们会看到什么是“地狱”。
    在他们都的背后,黑海司令部组建的,高达“千人”的督战队,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残忍”。
    就像开战前,那名汉国军官对他们所说的那样:
    “要么像个男人一样死在光荣的战场,要么像蟑螂一样,被踩死!!”
    甚至还发出了“隐晦”的威胁:“如果你们不想你们的家人因为你们而发生什么蒙羞的事,最好像个男人,像个战士一样去战斗!!”
    当然,除了威胁,自然还有汉国军队熟悉的“大饼”:
    “伱们死在战场上,你们是奥斯曼的英雄,如果你们带着胜利回来,那么你们全家都是英雄!!”
    是啊,为了“英雄”,冲啊!!
    当奥斯曼人“迫不得已”,又“满怀期待”的进入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战场时,对面的俄国人甚至还很“淡定”,毕竟,奥斯曼人什么样,这段时间早就摸清了。
    这帮奥斯曼人基本就是三分钟“热度”,根本就不可能打持久战。
    只需要打几轮,他们就会像小丑一样逃跑,最后,他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是的,奥斯曼军队确实是这样的,但这帮俄国人忘了,指挥的人已经变了。
    现在指挥奥斯曼军队的是一群残暴的家伙。
    他们可不会在乎什么是“生命”,什么是“伤亡”。
    他们只在乎一点,那就是胜利!!
    为了胜利,他们不择手段!!
    “哗啦哗啦!!”
    密集的炮弹砸在克里米亚半岛外围的阵地上,就像不要钱一样。
    而在掩体的俄国人一边忍受煎熬,一边试图开炮反击。
    但这次他们平时用惯的“对射”,这个时候竟然失灵了。
    而在对面的汉国炮兵上校,看着对面“零星”的反击,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已经差不多看出这帮俄国佬的火炮操纵水平了。
    既然有了破绽自然就要针对:
    “通知后方的一百毫米以上火炮,全面覆盖七千米外的俄军阵地。”
    “中部的七十五毫米火炮,以及九十五,二十四磅火炮接力。”
    “其余五十五毫米,六磅火炮战术前移……”
    短短三句话,基本覆盖了整场战争中,奥斯曼一方对沙俄的火力压制。
    战术异常的简单,先用大口径火炮压制对方的远程,再用更加精准的中等火炮覆盖,或者说是“清理”。
    最后,再用下等火炮,撬开“乌龟壳”。
    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对火炮的数量,口径,甚至是炮弹的数量有极高的要求。
    要不是奥斯曼提前几年弄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这种近乎奢侈的战术,还真不一定用的出来。
    而且,还需要在战前进行密集的准备,比如说火炮的分配,甚至是相互之间,每轮的开炮时间,这都不是简单就能弄出来的。
    这种大规模密集炮击的背后,基本也代表着所在国的数学,以及几何,等学术水平。
    甚至和军官的培养都有关系。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职业军官取代非职业,已经是历史必然。
    所谓的“草莽”,也很难再也出头之日了。
    轰隆!!
    又是一轮让俄国人喘不过气的炮击,这一轮炮击让这帮自以为是的俄国守军感受到了什么是“严寒”。
    他们基本很难抬头,只能卷缩在战壕和碉堡内,就像“老鼠”一样。
    当老鼠打算探头的时候,往往就是“棒槌”的落下。
    当一阵从黑海上来到岸上的暖风吹过,带起一阵灰尘。
    灰尘中带有密集且刺鼻的火药味,就像把一个人泡在硫磺里面一样。
    “咳咳!!”
    “咳咳……”
    咳嗽声传递在不怎么透风的坑道,让这些本来很“惬意”的俄国人感受到了什么是折磨。
    而在对面的前线指挥李子豪,捧着望远镜,看着镜面里冒着白烟的战场,嘴角露出了一丝“窃喜”。
    他知道,机会来了。
    “通知炮兵,五分钟开炮,步兵,按原计划进行!!”
    五分钟的时间,稍纵即逝,正当里面躲藏的俄国人认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