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账出钢轻松,但他总感觉,这和人打交道,和文化人打交道,太累,且不是一般的累。
“李大记者您慢走,您常来啊……”
“李大记者!!”
等到李记者的出租马车离开后,胡厂长才把刚刚那副献媚的模样,收了起来,重新板起一张脸,回到厂里,好似谁都欠他钱一样。
而坐在出租马车后座的绒布沙发上的李记者,往兜里摸了摸,一封红色的纸包被拉了出来,打开一看,有两张五十面额的华元兑换券,且一看就是从银行刚兑换的,崭新崭新,散发着油墨香气。
“这个胡厂长,还真懂规矩!!”李记者看着里面那两张兑换券,脸上露出了笑容,对胡厂长的上道很满意。
刚刚他只是稍稍提了一下润笔费,一出门就夹在纪念品中给了自己,至于那个所谓的纪念品,也就是个小钢炉木制模型,被他扔在一边,看都不看。
“不过这玩意做工还不错,下次多找他们要几个送人。”拿起沙发旁的那个巴掌大小的木制钢炉,李记者笑着喃喃自语。
…………
第二天,西京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汉国钢铁八年艰辛之路的文章。
作者李文龙在这篇文章中,大谈所谓的汉国钢铁精神对汉国发展的影响。
而对于那位陪同他两个小时的胡厂长,更是用国之基石,汉国奉献者来形容。
“当我来到西京制铁三厂时,人到中年的胡厂长,穿着破旧的工服站在门口迎接我,当握着他充满老茧的右手时,我感觉到了什么是荣誉,什么是精历,什么又是光荣!!”
“当得知整个西京制铁厂年产三十万吨生铁,贡献了全汉国一半的钢铁产能后,我不禁产生了佩服,而那位胡厂长听完我的夸奖后,只是摆了摆手表示,他们离先进企业,还差的很远,要继续努力,再创佳绩,为汉国的繁荣发展,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若我大汉朝,人人都像胡厂长这样,殚精竭虑,为国尽忠,何愁大汉不兴,国家不强!!”
“临别时候,胡厂长告诉我,这都是西京制铁公司董事长秦藴真的手笔……”
“秦藴真何人,龙武六年麒麟勋章获得者,龙武七年初又被汉王陛下封为公士,人称秦爵爷。”
“这位秦爵爷,一不抽烟,二不赌博,三不逛青楼,可谓我大汉真道德君子!!”
“去岁漠南发水灾,淹死百姓上千,秦爵爷带头捐出百万善款,用于救灾,真可谓好人,善人尔!!”
“听人说,秦爵爷家里还挂着忠君守家的牌匾,常言:若无陛下,则生民不复,汉室不兴……”
“如果我煌煌大汉,都是像秦爵爷,胡厂长这样的人,则汉室可兴盛,国家可傲立于地球之巅……”
西京报记者李文龙发表于龙武八年五月初七。
而当这份报纸送到秦藴真,秦爵爷的办公桌上时,他在仔细看过之后,说出这么一句话:
“过誉,过誉,实在愧不敢当!!”
然后就是升任那个胡厂长为西京制铁公司项目部部长,官升一级。
求打赏,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