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无非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既然不想要让中原这边变成炸药桶,那就将矛盾转移出去。
那什么新大陆不是地广人稀吗?那就鼓励下头穷得叮当响的底层汉人去移民,至于八旗贵族,他们可以跟西洋那些贵族一样,到新大陆去开拓嘛,在中原,就算是一等公,也就是个虚头,到了外头,那就可以获得实封,但凡有点野心的,就知
道该怎么选。甚至,连着汉人中的精英也可以加入起来。或者说,他们要是想要加入,就得想办法加入八旗,以后,人人都是旗人,那旗人的特权也就消解无形了。
弘昭很快就表露了相关的意思,立马几个外戚就响应起来。乌拉那拉家,年家还有西林觉罗家,都表示自己愿意遵从皇上的意志,对外开拓。
乌拉那拉家原本就是海西女真的国主,手底下的户下人口是很多的,如今正可以带着一部分出去。至于年家嘛,年遐龄当初玩过摊丁入亩,年羹尧在西北就主持过移民,年希尧曾经在南边沿海当过官,对于海外的事情还有些了解。
年羹尧如今已经不打仗了,但是他也太明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年家毕竟是新贵,便是佟佳氏,当年连出了两个皇后,最后又如何呢?弘昭没有再给自己找个年氏女为嫔妃的意思,年家又不甘心日后就是混吃等死,所以,出去
闯荡一下,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至于西林觉罗氏,想法就更简单了,宫里头皇后给皇上生了两个儿子,要是不支持皇帝的话,皇帝就算不废后,回头选别的儿子做储君,他们这么多年辛苦岂不是白搭!所以,甭管皇帝想要干什么,尽管跟上就是了。
总之,等到咸宁二年的时候,第一支前往新大陆的船队就出发了,不仅如此,除了广州十三行之外,弘昭又放开了一部分对外通商的资格,但是有条件,得是旗人。弘昭直接放开了限制旗人经商的条款,这事本来就是限制底层旗人的,上层旗
人说是自己不经商,下头奴才开几个铺子,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当然,弘昭的要求也很明确,你要是想要经商,那就得放弃铁杆庄稼,要不然的话,你都不想要继续做披甲人了,还要拿着这份钱粮,不是拿朝廷当冤大头吗?
一开始还没人敢申请,但很快有人就先开了口子,他们倒是没资本做远洋生意,而是做起了从南边批发,带回京城售卖的行商,很快就发了财。有了这样的先例,不少过得苦哈哈的旗人就动心了。铁杆庄稼固然好,可是只能让一家子饿不死,
想要过上好日子,就得学会变通。
博吉利宜尔哈之前还带回来了西洋的毛纺技术,到了中原又被改良了一番,这些年靠着这个,蒙古王公也跟着发了大财,他们一个个如今也不想折腾了,干脆就开始大规模养羊,养的还是从西洋那边买来的绵羊。这玩意好啊,皮毛丰厚不说,
还又细又长,出绒率也高,一年剪上两次羊毛,买羊养羊的钱就回来了,之后就是纯赚。
蒙古王公赚了钱之后,眼皮子浅的就是各种大买特买,各种各样的奢侈品流水一般流入到蒙古,换来的都是真金白银。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中原的各种制品,还想要西洋那边的东西。
但是以国人的脾性,哪有把钱给外人赚去的道理,之前沿海就开始搞各种宗教题材的外销瓷,如今一些工匠在摸准了蒙古人的审美喜好之后,就开始对着西洋那边的各种制品大肆仿造起来,仿造得比正品还像正品。什么玻璃、烛台、挂毯、各
类金银器,甚至欧洲那边切割宝石的技术也被中原这边学到了手,将各种原本不规则还发乌的宝石打磨切割得闪闪发光,然后做成什么王冠、权杖之类的玩意,再编上一个高大上的来历,去忽悠那些没文化的蒙古王爷。
横竖这年头也没那么严格的源头追溯能力,放在后世,你出口转内销起码得在海上飘两天,如今嘛,蒙古那边又不靠海,他们知道什么啊!
所以,大量在沿海甚至是内陆制造的“外国货”就这么进入了草原上。蒙古人也不算完全傻,他们跟北边的罗刹国本来也有些往来,便找这些人鉴定。但那些工匠做的东西,那是真的以假乱真,甚至比真货看起来更高大上。那些器物上画着的天
使圣母之类,那叫一个地道,罗刹那边人一看,就信誓旦旦,这都是正宗的欧洲工艺,定然不假。这下,这些蒙古王公们也就放心消费起来,前脚刚卖了羊毛,后脚就换成各种各样的奢侈品,主打一个哪里挣钱哪里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不管怎么说,原本作为大清一大隐忧的蒙古如今算是躺平享受起生活来了,弘昭就又开始改革起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八旗扩大化,首先,将科举晋身的官员纳入到八旗的行列中,考中进士就可以申请加入八旗,成为正经的旗人,当然,一
开始只能是汉军旗。当然,你也可以不申请,继续保留汉人的身份,那么,以后升迁什么的,你可以理解的吧!
甚至到了后头,连地方上的胥吏也被纳入到了包衣的行列里头,哪怕只是下五旗的包衣,甚至是汉军下五旗的包衣,那也是旗人啊!这些胥吏可不像是那些官员,还想要拿乔,他们是不在乎做奴才的,起码做了包衣,只要立下功劳,将来说不
得就能从吏到官,甚至还能抬旗呢!
反正,弘昭的口号就是满汉一体,汉人只要愿意靠拢,就可以加入到旗人的大家庭,以后大家都是旗人了,还在乎什么华夷之辩做什么!
随着旗人圈子的扩大,原本的特权自然得缩水。之后加入的旗人都算是精英阶层了,他们起码现如今不需要朝廷供养,之后嘛,呵呵,不给朝廷卖力气,你还是个旗人吗?能抬就能降,能进就能出,就看你们是要虚名,还是要利益了!
不管怎么说,因为加入到了殖民体系里头,如今整体是呈现蒸蒸向上的趋势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本来一开始就从纺织业开始,而原本在这个上头,中原是占据优势的,如今这个优势还保持住了,原本中原内需就极大,起码如今寻常小农家里已
经不织布了,买现成的还更便宜一些,现在又开发出了广阔的外部市场,只要有纺织机,那代表的就是源源不断的钱财,大家自然有动力在这上头折腾。至于由此引发的其他方面的技术进步,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苏茵在后宫做太后也做得有滋有味,乌拉那拉氏原本年纪就不小了,弘昭登基之后没几年就薨逝了,弘昭给足了死后哀荣,连着乌拉那拉家也得到了许多恩典,甚至,弘昭还又纳了一个乌拉那拉家的秀女为妃,大家没口子说弘昭如何孝顺。
而苏茵这边嘛,年家如今该有的都有了,她也没心思再为年家争取什么,她横竖就是好好生活就行。而苏茵越是表现得无欲无求,弘昭愈发上杆子地孝顺,毕竟,当初要不是苏茵果断地倒向乌拉那拉皇后,甚至做了贵妃之后,也一直在乌拉那
拉皇后那边做低伏小,哪有他的今日。在他心里,苏茵是受了许多委屈的,如今好不容易那位母后皇太后不见了,自然得叫圣母皇太后更加舒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