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万贵妃5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能自己做成各种布料,到时候我们来
    采买,那样的话,日子不是更好过吗?你们甚至可以过上当年黄金家族在中原时候的富贵生活,不比如今在草原上吹冷风吃沙子来得强!
    可惜的是,他们做这些,就没瞒过朱见深的眼睛。
    锦衣卫和东厂之前就在草原上安排了人,名义上是去做生意的,其实就是监视草原动静的。那些文臣派过去的人就算穿着蒙古人的衣服,但长相做派跟蒙古人还是有些区别的,很快就探查出了他们的目的,立马飞鸽传书,给朝廷传了信。
    朱见深收到消息,已经连愤怒的心都没了!他真的是高估了这些人的底线,他不由冷笑道:“好哇,这一个个的,倒是挺有想法的!成,朕就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竹篮打水一场空!”
    朱见深肯给军队花钱,自然颇得君心,如今探查到九边有将领跟文官沆瀣一气,很快就下了密旨,将人先抓了起来,然后准备将计就计,给那些贪婪无度,不知道满足的鞑靼瓦剌人一个惨痛的教训。
    虽说现在朝廷财政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河套那边的羊毛产业和配套产业,但又不是只有他们才会放牧,汉人也不是只会种地啊!再说了,到时候将那里的草场分一部分给忠心自己的勋贵,将鞑靼瓦剌人变成他们手里的牧,不也挺好,还省得这
    些人又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这一场大战来得快,去得也快。鞑靼和瓦剌分别从宣府、大同进犯,结果被早就埋伏在侧的伏兵包了饺子。神机营的新装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几百门火炮齐发,连珠火铳将冲锋的骑兵直接变成了一场笑话。那些活下来的人几乎是肝胆俱碎,
    争先恐后地投降,将上头的首领卖得干干净净。
    大军直接带着俘虏的骑兵再次出塞,将草原给扫荡了一通,逼着鞑靼瓦剌残部慌不择路,往漠北而去。
    朱见深已经制定了下一步计划,等着清洗了朝堂,就开始在草原上筑城。之前苏茵说的可以代替梁柱的东西出来了,这年头本来就有那种很原始的水泥,材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靠穷举,下头那些工匠在重赏之下,尝试出了几种新的水泥配
    方,没有钢筋,可以用竹子,反正这年头对于建筑的高度也没太多要求,竹子的强度足够了。
    而荆襄地区的流民作乱平定也很快,朱见深命人抚并举,只诛首恶,从者不究。没有土地分给这些流民,那就移民啊!
    朱见深之前就想要开发宝岛了,但苦于没人,他都已经开始招揽那些被朱元璋打入贱籍的什么?户、乐户、堕民、乞丐之类,只要他们肯移民宝岛,就可以变成民籍,到了地方就分田。所以,这些日子,一般一船的人往宝岛送,一起送过去的
    还有耕牛农具和粮食。
    其实最多的贱籍是奴仆,但蓄奴的都是士绅,指望这些人主动释奴,那是比登天还难,至于朝廷花钱赎买,朱见深才不想多出这个钱!等那些查抄了那些官员的家,这些奴仆自然会被释放出来。
    携着大胜之势,朱见深不等那些还心存侥幸的官员反应过来,就开始命锦衣卫和东西二厂分头行动,以通敌叛国的罪名,将所牵涉到的人一一抓捕。
    也有负隅顽抗的,一些人家,说是文臣,居然豢养了不少家丁,但是他们手里头的棍棒之类,哪里比得上朝廷手里的真刀实枪,他们的抵抗只会给自己增加一个罪名,除此之外,别无他用。
    朱见深不光要杀人,还要诛心,直接就在城门上张贴这些官员的罪名还有家产,不光是在京城和他们曾经任职过的地方,还有他们的老家,又捣毁他们的进士牌匾,虽说最终没有真的株连九族,却也叫他们九族三代之内不得科举。除此之外,
    还命人将这些人的罪名如实记录在县志上,以后就真的是要遗臭万年了。
    在知道朱见深的旨意之后,不少人就在诏狱里头发了疯,很多人未必怕死,但怕名声尽毁。但朱见深此举之下,连同他们的亲友,在家乡也要过不下去了!
    朱见深一点都不同情,也不等什么秋后了,判决之后,就直接拉到菜市口执行,有几个在京中一直以清廉自诩,却在老家有上万亩地,子弟族人为祸乡里的,直接就被判了剥皮实草。自太祖之后,这般酷厉的手段已经没有了。
    周太后劝朱见深,杀人不过头点地,总要给这些人留个体面,免得在史书上留下一个暴君的名声。
    但是朱见深对此却毫不在意,杀都杀了,还分怎么杀吗?就算自己给他们一个痛快,那些写史书的不还是文人,难免也要抹黑自己一把。
    苏茵却没有劝朱见深的意思,别说什么夷狄畏威而不怀德,实际上,人性本来就是如此。别看这些读书人,读的书上都是仁义道德,但实际上,他们的仁义道德给的只是自己人,而自己人就是和他们同一阶层的读书人,其他人嘛,对他们来
    说,多半不算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