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轻。偏生周太后还一直护着,朱见深能如何?只能私底下给周家擦屁股,免得闹得民怨沸腾,倒霉的还是老朱家。
当然,周太后心里头也不肯这样想,她觉得是朱见深对皇后娘家太厚,又是给人家机会立功,又是赏赐世职田亩,听说羊毛生意,万家就占了大头,这也是为什么周寿各种闹腾的缘故,他觉得是朱见深把本该分给其他外戚的利益都给了万家。
却没想过,万家就是占了个名头,分了一小部分分红,大头都是上交了内帑的。而要是落到周家手里,朱见深屁都捞不到。
至于外朝那边,对苏茵的看法就比较复杂,许多人已经打听到,新式的纺织机那其实是皇后带着人搞出来的,要是外头哪个女子做出这样的事情,这些大臣能立马在朝堂上把人夸到天上去,叫朝廷褒奖。因为他们都能从中得益,给一个女子一
点名声又算得了什么呢!而如今是皇后,还是他们觉得其实有些不太配坐后位的皇后,他们还得花大价钱采买这些纺织机,所得的利润就要少很多,这叫他们怎么说得出奉承话来呢?所以,大家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朱见深瞧着如今自己说话有了份量,就找了个人试探性地在朝堂上提出重开海禁,立马就被喷得差点自闭,他气哼哼地回了内宫,对着苏茵就抱怨起来。
朱?椽过了五岁,就开始读书,朱见深给他选了王越、商辂等人做老师,所以,如今能在苏茵身边的时间比较少,倒是朱?柯如今还住在苏茵宫里头,这会儿正玩着一架小水车。
苏茵听到朱见深愤然的模样,便问道:“非要朝臣同意,才能出海吗?”
朱见深点了点头:“之前的宝船已经不能用了,制造宝船,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很大的,朝臣不同意,宝船就早不起来,自然没法出海!”
苏茵笑道:“皇上如今手里又不是没钱,不能自己造船吗?”
朱见深却是叹道:“能造船的地方就那几个,回头有人使坏,一把火烧下去,什么都是白费!”
苏茵便叫人拿了一卷舆图过来,指向了一个地方,说到:“皇爷觉得这里如何?”
苏茵指的是济州岛,这里以前是元朝的马场之一,后来就被纳入到高丽的统治下,等到朝鲜建立,又被朝鲜控制,朱见深正想要解释,就听苏茵说道:“朝鲜既然是咱们蜀国,不如派人去那边,在这里租借一个港口,招揽朝鲜的工匠造船,朝臣
总不能手都伸到朝鲜吧!“
朱见深听得眼睛一亮,又听苏茵说道:“我听说如今倭寇猖獗,不如先在那里造些战船,让人先将倭寇清理一番,也免得回头出海,有倭寇骚扰,平添麻烦!”
其实苏茵最开始想的地方是宝岛,但这会儿宝岛那边开发程度很低,想要在那里造船,就得大肆移民,最重要的是,那里在东南海商的眼皮子底下,不好操作。而在济州岛就简单多了,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朝鲜采买。
朱见深若有所思,又说道:“回头朕就叫人过去,就说是朕想要大修西苑,从川蜀之地采买木料实在太贵,便去朝鲜采买吧!”
苏茵听着就想到一事,京中建筑多半是土木结构,一点都不防火的,乾隆当初都差点没烧死在圆明园,紫禁城几个大殿被焚毁的次数也不少,因此便说道:“如今中原好木头愈发少了,西南那边深山里头就算有,运出来也不容易!偏生那些朝臣
不肯放开海禁,要不然从南洋采买岂不是又便宜又好?“
朱见深听了,愈发不爽起来:“哼,他们都瞒着朕呢,朕可是打听到了,东南沿海,可是有不少人家私下出海的,真要是让朝廷组织出海了,他们的船还能挣到钱吗?也就是朝廷图纸管得严,要不然,他们自个都能造宝船了!说不定,朝廷在西
南采买的木料,有一部分就叫这些人贪了去造船,结果总是朝廷吃亏!”
苏茵叹道:“我也没读过几本书,却也听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许多事情,只能是慢慢来!我就是想着,这京中常有沙尘暴,只怕就是几百年来,大家又是盖房,又是烧炭的,把山上的树都砍光了,以至于地面裸露,一点风就能将沙土刮起来。
以前西域那边还有许多小国,如今竟是大半地方都是荒漠,委实叫人心惊!”
朱见深想起苏茵之前做的事情来,不由笑道:“所以贞儿才买了山头,叫人去种树?”
苏茵点了点头:“是啊,从秦汉时候,关中就是首善之地,人口滋生,以至于到了唐朝的时候,朝廷不得不到洛阳就食,本朝听说原本也想过都长安,大概也是因为那边实在不堪重负,最后还是定都金陵!如今是不是叫人将关中各处山林恢复
起来,总不能等到子孙想要造宝船的时候,连粗壮一些的木头都找不到。”苏茵当然不会跟朱见深说,以后的船都是钢铁巨轮,就像是当初丹麦为了造船,种下了九万棵橡树,结果橡树还没真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