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裁判在热身?裁判下场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听到乔叶林对机翼展开方式的描述,陈晨就能确定他的成分。
    空军参谋长,人如其名。
    振出式是鱼竿的一种类型,有无数短节组成,使用时只需要抽出即可。
    用来形容苍龙折叠翼的形式,恰如其分。
    陈晨点头道:“苍龙项目负责支线的运输,在这个模块,我们的设计初衷是要形成多基发射,陆基是其中一种。”
    “想必经常搞飞机的诸位都明白。”
    “多基发射,空间很重要。”
    “所以我们就用了振出的模式,将飞机翅膀隐藏。”
    “这样便于运输。”
    啧——
    绝!
    别人的折叠式顶多是节省了一点空间。
    晨盾的振出式直接隐藏空间。
    所以人家的飞机拉出来的时候,看起来像个导弹。
    一旁的栾文远和梁翰双目圆瞪,都找不出合适的语言来形容。
    振出式的技术很简单,是个人都能想象得到。
    但真正应用起来,难道姥姥家了。
    那么老长的机翼,要设计成伸缩模式。
    对材料的要求有多苛刻?
    他们想都不敢想。
    “陈总,你的飞机……什么材料的?”
    “高碳”
    “具体有多高?”
    随着国内材料学的进步,尤其是齐鲁的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建立。
    全国范围内的碳纤维飞机如雨后春笋一般。
    各家研究所都在争先恐后的提高自己方案的复合材料用料。
    可从晨盾的这枚导弹飞机来看,一般的百分之二三十的碳纤纤维含量,恐怕都不足以支撑。
    所以梁翰有些不可思议的刨根问底。
    “机翼85%,机身65%,其他地方都挺高的,整体下来过半了吧。”
    “那你这不能叫高碳,你这快是全碳了。”
    “那不能,全碳快百分百了。”
    陈晨摆摆手否认。
    可话虽然这么说,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过半的碳纤维用量,已经很炸裂的。
    因为飞机有些部件一定是要用金属的。
    也就是说。
    晨盾把这架飞机能用碳纤的地方全都用上了。
    这不是全碳是什么?
    栾文远有些怀疑人生:“为什么?为什么你们能做到这个水平?”
    陈晨只从字面意思回答了他的问题:“因为我们自己有材料学产业链,自产自销啊,很便宜。”
    林枭看着他风轻云淡的表情,心说味道出来了。
    别人还在能增加百分之一碳纤用量想破头的时候。
    你来一句因为便宜,所以全用上了。
    这味道太正了。
    片刻的思索之后,林枭想起了昨天陈晨说过的话,突然那灵光一闪。
    “这就是你说的,适合无人机上舰的方案?”
    “你虽然今天用车拉,但这个发射装置看着足够简单,同样也能上舰啊!”
    “是不是这个道理?”
    !!!
    所有人恍然大悟。
    不得不说,林枭军衔高是有理由的。
    人家会举一反三。
    这架飞机能够三联发射,是因为人家长得像导弹。
    发射器并没有什么难的,看起来就像是常规的火箭发射架一样。
    火箭炮能车载,也就能上舰。
    甚至会更简单!
    直接把舰船上的武器换成无人机不就行了?
    陈晨点头:“理论上是这样,这枚……这架!”
    “这架飞机我们的设计初衷就是多基发射。”
    “同时配套有舰船版本,顺风那边有几艘老海运货船,正在改。”
    “改造完成后,船在一次性可发射40架苍龙。”
    听到这话。
    所有人感觉到一阵窒息。
    乖!
    乖!
    四十架,一次性!
    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梁翰当时就晕了,这不就是舰载机的最终形态吗?
    什么鬼啊!
    敢情昨天陈晨关于舰载机模式的讨论,不是设想,而是真相!
    谁管管啊?
    裁判亲自下场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