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迷你合成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老孙,这个事儿现在有点棘手,咱怎么给上面写材料?”
    王翰生小声的在孙长兴的耳边嘀咕。
    他俩下来的时候领导说的很暧昧,没有给明确指令,只让他们下来看看。
    问题是现在的情况他感觉已经超越了自己的掌控范围。
    他甚至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自己摸排到的情况。
    孙长兴也有点生无可恋的空虚感:“咋写都不对,总不能说我们在临阳市发现了中东的弹药库吧?”
    说着话。
    厂区大门突然打开,一辆集装箱卡车驶进厂区。
    郭世伟立刻朝着众人双手合十:“领导,我先失陪一下子,今天还有批货要装,我去盯着点。”
    “去吧。”陈晨挥手之后看向孙长兴:“孙主任,日头也快下去了,走吧,先吃饭再说。”
    孙长兴看着一路小跑的郭世伟,再看看那辆集装箱卡车,对于吃饭的邀请不屑一顾。
    “陈总,卫总,你们生意好成这样了?大晚上还装货。”
    “害,有批订单客户催得紧,没办法的事儿,先吃饭吧,卫总做东。”
    陈晨一个劲的揽着领导们不让往那边看。
    可越是这样,孙长兴越是逆反。
    不顾陈晨的阻拦,径直跟上了郭世伟的脚步。
    “吃饭先不急,什么订单?”
    “纯民用的订单,没啥好看的。”
    “民用的?我更要看了,不然我没法向上面交代。”
    孙长兴也不是抬杠。
    这次下来摸排,叫名是摸排民营企业涉军业务。
    可到了现场一看。
    好家伙!
    民营企业里是一点民营业务都没有。
    全都是科技与狠活。
    报告根本没法写。
    所以如果工厂里有一点民营业务,孙长兴和王翰生还能编一编。
    “到底是什么订单?”孙长兴十分执着。
    “老头乐。”
    听到这个产品,领导们觉得这才合理一些。
    中原地区,老头乐才是真正的代步工具。
    陈晨的农机厂生产老头乐,才是符合这个厂的面貌。
    不过孙长兴对陈晨的套路太熟悉了。
    但凡有产品,都是前任工厂留下的弊端,不好卖balabala……
    “让我来猜一下,你这个老头乐也是被优化的对象?”
    陈晨一反常态摆手:“老头乐还真不是,锅都在我。”
    “这个车是在我和魏修接手之后研发的。”
    “起初呢,我们寻思农机厂,又位于华北平原,农用车是主流。”
    “所以寻思设计一个小巧便利的车子,方便老乡的生产作业。”
    “你们眼前这台产品就是我拍脑门的结果,叫山东猫。”
    “后来车子搞出来了,发现我们太天真。”
    王翰生抬头:“怎么?卖不出去?”
    “一个月销量五百台,惨淡的很。”
    孙长兴加入了拷打:“你这个路子我已经熟悉了,因为国内销量不好,所以就外销是吧?这次也是卖给中东战场的?”
    “不!”陈晨伸出两根手指。“我发誓,这次不是卖向中东战场。”
    说话间。
    工人已经开始了装卸。
    因为是车辆装备,装卸基本不用叉车,工人们开着就从库房走出来了。
    当领导们看到车子的那一瞬间。
    纷纷回头看向陈晨,露出质疑的目光。
    味道不对!
    因为眼前这辆老头乐不像之前的产品那样张牙舞爪,看起来确实人畜无害。
    小巧的造型,土黄色的喷漆。
    多少还有点萌。
    孙长兴一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的表情:“你还别说,这次是真民用。”
    “我骗你干嘛,但凡国内能军用,我还至于这么愁吗?这个车在国内是一点都卖不动。”
    王翰生靠近集装箱两部,仔细观察着眼前这个产品。
    老乡快乐炮他是一句茬也搭不上。
    因为他不懂。
    但眼前这台车子,他有发言权。
    毕竟他是商务部出来的,研究的就是内需拉动。
    这种车子的设计初衷正确的。
    华北平原人口多,老龄化严重,就适合这种小巧皮实的车子。
    可为什么卖不出去呢?
    王翰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了想,就得出了答案。
    “陈总,你可能是高端市场搞多了,不太了解下沉市场。”
    陈晨洗耳恭听:“是哈?您有高见?”
    “高见谈不上,就是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像这种产品,用户群体的认知还是要靠营销,毕竟上了岁数的人看到广告是真的信。”
    王主任一针见血。
    老头乐,顾名思义老头才会买。
    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