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林默眼眶发热:“欢迎加入。”
散场后,他在后台收到一条短信:
>“林导,我是当年艺考女孩的母亲。女儿已被舞蹈学院录取,奖学金来自‘劳动者致敬基金’。她说,她的第一支舞,要献给修鞋摊前的那个夜晚。”
他抬头望向窗外。城市灯火如星河铺展,每一盏光背后,都有一个未曾言说的故事正在发生。
几天后,《听见的脚步》票房突破八千万,豆瓣评分9.6。但它带来的涟漪远不止于此。
某快递公司宣布设立“迟到宽容日”,鼓励客户理解恶劣天气中的配送延误;一所重点中学将影片纳入德育课程;更有地方政府启动“城市记忆工程”,为基层工作者建立口述史档案。
而最让林默动容的,是一群小学生寄来的画册。每幅画都题着一句话:
>“我长大了要当电灯开关守护者。”
>
>“我想成为妈妈上班路上第一个打招呼的环卫阿姨。”
>
>“我也要写便条,帮别人找回丢失的心情。”
他把这些画挂在驿站墙上,与留言本并列。
某日黄昏,李小军跑进来,兴奋地挥舞手机:“林哥!咱的U盘项目火了!全网都在传‘未完成’系列,好多记者想找你采访!”
林默摇头:“我不接受个人专访。”
“为什么?你可是创造了历史。”
“因为我不是主角。”他指着墙上的画,“真正的主角,从来不需要镁光灯。他们只需要被‘看见’。”
入夜,他再次打开那个标着“未完成”的文档,继续写下:
>**《我所错过的那些清晨》**
>第二章:镜头之外
>
>我曾以为记录是为了留住时间。
>后来才发现,是时间借由记录,教会我如何做人。
>
>每一次按下录制键,都不是我在拯救某个故事,
>而是那个故事,正在悄悄救赎我。
写到这里,门铃响了。
门外站着一位陌生老人,手里捧着一双磨损严重的皮鞋。
“听说这儿能修鞋,还能讲故事?”他问。
林默接过鞋,点点头:“当然。”
老人坐下,目光温和:“我退休前是锅炉工,在热力站烧了四十年暖气。今年冬天,我家楼上那户孕妇早产,医生说幸亏家里一直暖和,孩子才能平安降生。她非要谢我,我说不用,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顿了顿,他又补充:“但我还是想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听听我的路?”
林默笑了,轻轻开启摄影机。
雪花静静落下,覆盖整座城市。而在无数个角落,脚步声依旧清晰可闻??那是生命与生命之间,最朴素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