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佛系李二,定情信物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长安。
    李世民猛地从睡梦中惊醒,一头的汗水。
    长孙无垢连忙坐起身帮他擦拭道:“陛下又做噩梦了?”
    自从得知萧瑀出家,程咬金带着程处亮跑去昌南烧瓷后,这段时间他一直睡得不踏实。
    她虽然一再宽慰,好像没有什么用。
    其实她自己也一直处于震惊当中。
    萧瑀怎么会出家?
    程咬金又为何去烧瓷!
    这太匪夷所思了!
    真不知道杜荷是怎么做到的!
    这样下去,陛下身边能用的肱股之臣岂不是越来越少?
    只是从后来得到的消息来看,他们虽在野,但也是在为大唐效力。
    比如萧瑀创建了天下第一佛宗——“禅宗”。
    这才多长时间,据说江南一带的僧众大部分都加入了禅宗。
    能将佛门掌控在自己人手中,对于陛下而言将大有裨益。
    当然,她也能理解陛下这段时间为何魂不守舍的了。
    杜荷这路子太野了,也太邪了。
    像他这般广开言路,选贤与能的明君,不仅要一直纵容他,还要摒弃一些为君者的杂念,强忍着不出手干预,真的太难了。
    可他显然是在跟自己较劲呢。
    就是要支持杜荷一条路走到黑。
    这样下去,不知他能坚持到何时。
    李世民握住长孙无垢的手道:“朕又梦到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而且杜荷那小子还要谋朝篡位……”
    长孙无垢连忙道:“他虽荒诞不经,但从他所为来看,皆是为了陛下和大唐,应该并无谋反之心。”
    “朕岂不知?”
    李世民啼笑皆非道:“是他闹的动静越来越大,全都超出朕的预料,不等些时日,朕都看不出他到底意欲何为!”
    “你想必也看得出来,萧瑀出家让朕很心痛,朕为此一连数日没有上朝,但后来也看出杜荷这么做并未是要救萧瑀的三个女儿,而是要让佛门彻底掌握在朕的手中,为江山社稷造福!”
    “朕在即位之初动过这样的念头,但觉得以官府来管制便足够了,后来发现各地寺庙藏污纳垢,多行不法,长此以往,必生祸端。”
    “朕本欲让人严查,直到杜荷让萧瑀成立禅宗后才意识到,可以从源头解决这一切!”
    将佛门中土化,又形成自己的一套佛理。
    这可是极难的一件事。
    杜荷硬是帮助萧瑀做到了。
    萧瑀如今在大唐佛门的地位都要直追“佛祖”了。
    而只要时机成熟,他从内部整肃,必将事半功倍。
    此举亦将对后世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从这方面来说,萧瑀出家不是成全了自己,而是成全了他和大唐。
    他应该予以理解和支持的。
    偏偏心里有点别扭。
    别看他贬了萧瑀三次了,但素来对他很看重。
    一想到今后朝中再无此人了,他就有种人至暮年的错觉。
    程咬金跑去烧瓷,无疑加重了这种错觉。
    真不知他是咋想的……
    瓷器是可以卖得高价,但就是玩泥巴啊!
    他就这么弃他于不顾了?
    几个不愿回朝的大臣之中,要说最让他惊喜的还是陈叔达。
    明明说的是去当种田瓮,结果曲辕犁卖遍大唐,陈记农坊也将开遍大唐。
    他要让大唐的百姓都能吃饱饭。
    这固然是杜荷的手笔,可陈叔达都一把年纪了,还能够放下身段任劳任怨地去干,做的又是本该朝廷做的事,真是极为可贵。
    不过,这也给他一种朝廷众多官员皆是酒囊饭袋之感。
    杜荷这是标准的一人即可抵大半个朝堂啊!
    他们不知如何兴农,不知如何找到突破口,杜荷很巧妙地利用一个农坊便解决了。
    而且提供了很多好用又便宜的农具。
    据说他还要把域外的稻子、土豆、红薯都给引进到大唐来。
    说实话,他非常期待。
    这也让他有了立即进行科举改制的紧迫感。
    既要趁热打铁,彻底削弱各大士族,也要广纳贤才!
    若是杜荷一人就能把六部该做的事都给做了,他还养那么多官员干什么?
    杜荷先前在早朝之上骂得太对了。
    文臣多儒臣。
    做事太循规蹈矩了,见效甚慢不说,还喜拉帮结派,处处掣肘他这个当皇帝的。
    杜荷用了那么短的时间,便将他们几十年,乃至数百年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全给做到了。
    他们现在还天天参杜荷呢。
    找各种由头参。
    真是恬不知耻。
    长孙无垢也是大开眼界道:“杜荷年纪不大,行事也随意,殊不知现在看来,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谋定而后动,而且宛若风吹大地,堪称神速。”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