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眨眼十余载,琼林劝酒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百二十六章眨眼十余载,琼林劝酒(第1/2页)
    安安稳稳的度过了年底之后,几乎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殿试上。
    今年的殿试,正德帝降恩,增补了不少名额进去。虽然不比昔日薛虹那一届的人多,却也有足足三百人的名额。
    传胪大典上,薛虹站在朝臣队伍稍微靠前的位置上,颇显得鹤立鸡群。
    此时虽是三月,但京中却是积雪初化净,仍旧有些寒冷。
    好在本朝的朝服里三层外三层,裹得还算严实。
    微风轻轻吹拂蔽膝,连带着腰间的大带上珠玉也被晃动,发出些许声响。
    薛虹面带微笑,看着下面神情激动的新科进士,难免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与此同时,下面的新科进士们,也在悄悄的观望着上面穿红着紫的身影。
    其中又以薛虹最为显眼。
    明明看年纪比自己等人大不了几岁,可一身绯袍,头顶上的梁冠六梁,代表着二品大员的身份。
    普天之下,在文臣之中,这样年轻,又有这样位置的人,身份呼之欲出了。
    随着传胪大典的开始,所有人屏息以待。
    “传胪大典开始!”
    “二甲第一名,传胪,河南祥福史可法!”
    一名二十多岁目光刚毅,英气勃发的青年人出列,接过唱礼官手中金榜开始唱名。
    “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河南杞县刘理顺!!”
    “第一甲第二名榜眼,北直隶通州魏藻德!!”
    “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广东广州府陈子状!!”
    一甲三人中的状元刘理顺年纪最大,已经接近耆硕之年了。
    最年轻的莫过于探花,观其容貌也就二十出头。
    虽然朝廷不以年龄而取士,但越年轻,代表干活的时间越长,也越能背锅。
    像状元刘理顺这样的,六部的官员们谁也不敢往死里用,万一累死在衙门里,到时候算谁的??
    而像传胪、探花这两位年轻人,六部官员都秉承着“往死里用”的信念,纷纷摩拳擦掌。
    准备在稍后的琼林宴上装好人,去刷一刷好感,争取骗几个吃苦耐劳的牛马回来。
    就连林如海也是跃跃欲试。
    没办法!!六部现在工作压力太大了!没有新鲜的牛马输入,这群老大人们都快扛不住了。
    薛虹也准备回府,将身上厚重的朝服褪去,换上常服赴宴。(电视剧里的官服大多是常服,很少有朝服出现。
    朝服是重要日子如祭祀、新帝登基、传胪大典、大朝会才会穿的。平常就穿官服就行了,就是不同颜色带补子的那个。)
    琼林宴上,一众往日威严满满的大人们,此刻都装起了和蔼可亲的长辈。端着酒盏,抱着酒坛开始寻找起目标来。
    除了不在京的工部尚书李如圭,还有称病不起的严唯忠外,其余四位尚书大人带着手底下的哼哈二将两侍郎便杀了出去!
    工部的两位侍郎哪怕没有老大的带领,也自发的端着酒壶在人群中不断搜寻着猎物。
    只不过很可惜,工部虽然出了名的油气高,也是人尽皆知的背锅早。
    干实事的,总是容易背锅,这是人尽皆知的常识。
    所以稍微觉得自己有些能耐的,或者心气高些的进士,都对于工部不太看好。
    但凡事总有例外,在这么多进士中,还真有那么三四位爱好“奇淫巧技”的。
    薛虹嘴角挂着一丝笑容,一只手端着酒盏坐在席间看着底下乱哄哄的一团,不由得觉得有趣。
    “景瑜,有啊!!”
    中气十足,却又带着一丝幸灾乐祸之感的声音在薛虹身旁响起。
    哪怕不用抬头,薛虹也知道是谁。
    “四殿下,您这是……”
    此时的朱煇,单手拎着一个坛口约有一尺半宽的大坛子,酒香四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百二十六章眨眼十余载,琼林劝酒(第2/2页)
    “景瑜!走!和本王下去灌人去啊!!这损人不利己的事本王最爱干了。”
    薛虹眸子中微光闪烁,最终还是端着酒盏同朱煇挤进了人群中。
    人群中,甚至可以见到几位大人忽悠着一个小年轻对坛狂饮的。
    也有较为风雅,推杯换盏的。
    唯独身为状元的刘理顺周围,人少的可怜。
    哪怕有过来劝酒的,也都很有分寸。
    没办法,刘理顺的年纪摆在这,这要是喝死在琼林宴上,那他们这些人连带着正德帝,都是会上史书的!
    琼林宴上喝酒把状元喝死了,估计算是千古头一次吧?
    薛虹拦下了跃跃欲试的朱煇,端起酒盏微微颔首敬了刘理顺一盏,随后拽着朱煇就往别的地方走去了。
    “景瑜别拽我吧!!我想看看这老头多能喝!”
    “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