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迎亲,洞房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黛玉的嫁妆可谓极其丰厚的。
    精致的金银裸子便装了两大箱子,作为日常使用。林如海更是将自己在老家姑苏的一万亩田庄地契全部划㣉黛玉名下。
    更有金银古董字画无数,仅仅是古董字画便装了二三十箱。
    除了这些基本财物外,更有苏锦丶蜀锦丶宋锦等等布匹丶绸缎。
    还有着诸多的首饰如发钗丶头面丶耳环丶步摇等等。
    光是林如海自己给黛玉准备的嫁妆,就足足有近百抬。
    还有黛玉亲母遗留给黛玉的嫁妆,以及尹皇后的添妆。
    就连贾母也以外祖母的身份添了十抬的嫁妆。
    之所以嫁妆如此之多,并不是单纯的炫富。因为在此刻的观念看来,为了确保女儿嫁㣉夫家后的地位,嫁妆是越高越好的。
    从床榻日用丶绫罗绸缎丶针头线脑,再到金银牲畜丶田契地契,甚至就连棺材都可以算在嫁妆范围内。
    算是娘家给女子撑腰,告诉所有人:我们家闺女从出嫁,到百年之後的嚼用都是她自己的东西。
    我们家女儿不欠你们家任何东西,可别欺负我家闺女。
    也正是因为准备的嫁妆太多,所以衍生了一个辞汇,十里红妆。
    相应的,男方的聘礼自然也要拿的出手才行。除了基本的财物之外,书籍传承也被视为最上等的聘礼。
    薛虹出身田亩之间,连寒门都算不上,手里那十几万两银子,恐怕连黛玉嫁妆的零头都不到。
    但好在薛虹脑中还是有不少值钱的知识在的。
    从去年开始,一有时间,薛虹便会开始撰写一些书籍。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一共也就写了那麽几本:《九州天文地理总纲图要》丶《後勤》丶《数术杂书》丶《水利通古有考》丶《古史记要总考》
    这些书中,薛虹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便是最後一本。
    在这本书里,薛虹记录了包括但不限於:历朝历代爆发民变的次数丶总结了历朝历代灭亡的主要因素丶必要因素。
    囊括了从西周时期一直到现在为止,气候变化对於王朝兴衰的影响等等。甚至薛虹还根据自己知道的,附带了破局的办法。
    其实薛虹这些书,无论哪一本拿出来,都是无价之宝。因为这些东西全部是不属於这个时代的知识。
    当然了,薛虹还是知道轻重的,客观的历史规律和马哲之类的刻意避开,没有写上去。
    可以说,这些书籍可以代表薛虹的大半传承。除了一些不能在这个时代传播,和不被这个时代人理解的知识外,薛虹脑子里的知识总纲都在这了。
    除了这些书籍之外,薛虹又按制准备了各样聘礼。虽然比不得黛玉的嫁妆丰厚,但到底也不算失了体面。
    六礼之中,纳采丶问名丶纳吉丶纳徵丶请期已过。
    只剩下最後一项:亲迎。
    ……
    黄昏时分,宾客满座,男女双方亲朋分宴而坐。
    门口处,高拱丶海瑞负责帮忙招呼着宾客。
    而朱辉则是带着陈辰在酒席间穿梭,但凡有一个敢在婚宴上闹事儿的……哼哼!
    对於华夏人来说,人生最大的事莫过於婚丧嫁娶。这样的日子也是最能展现主家实力的时候。
    薛家虽然亲眷不多,但好在薛虹的人脉补足了面子。
    太子殿下命府上官员前来送礼,甚至小世子也被安王殿下朱辉一并带了过来。
    忠顺亲王也命府上长史官送来白壁一对,以表祝贺。
    更有礼部尚书黄锦丶户部尚书单守才丶工部尚书李如圭丶兵部侍郎孙承宗丶吏部侍郎王华(王阳明父亲)命人送来了贺礼。
    又有一众薛虹同榜亲至前来贺喜。
    林府姻亲一席上,贾赦丶贾政兄弟二人并坐。
    贾政目光扫视了席中宾客,微微感慨:“虽不似昔日小妹出嫁盛况,却也不远矣!”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贾赦对此却是不发表任何言论,薛虹才多大?再等二十年,等薛虹和黛玉的孩子嫁娶且再看看如何。
    贾赦忽然脑袋咯噔一声:“琏儿可同宝玉在一处?”
    贾政知道自己大哥担心什麽,连忙道:“不止琏儿在,就连隔壁府珍哥儿也在,有他们想必宝玉不会惹出什麽乱子的。”
    贾赦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那便再好不过。
    结婚这一日是薛丶林两府最“兵强马壮”的时候,挑这一天闹事,不死也得扒层皮。
    贾赦从怀里掏出怀表看了看时辰,又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差不多也快到了。”
    果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