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正德帝的布置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百零九章正德帝的布置(第1/2页)
    不过现在唯一的麻烦就是一但贵州、四川动起手来,薛虹的注意力就不能放在江西了。
    海瑞那边再有什么动静,薛虹很难第一时间支援。
    薛虹坐在书桌前,开始思索:“此前老师与我说过,南方诸省白莲教踪迹颇多,如今地处湖广。
    却并未有太多蛛丝马迹。如此说来,对方的主要人手恐怕还是龟缩在四川、贵州、广东、广西这几个省份。”
    至于云南这个省份,薛虹直接忽略掉了,人口太稀少了。
    云南是大明唯一一个在籍人口不足百万的行省。
    就算把隐户、少数民族加在一起,人口也很难破百万。
    人口稀少,缺少战略资源、经济落后、少数民族多又各自为政,且信仰驳杂,白莲教是有多想不开会去云南发展势力?
    所以薛虹觉得自己主要的目光还是应该集中在广东、广西两省上面。
    只要自己在湖广的位置能够死死盯住广东方面的动向,再随时做好派兵驰援贵州的准备。
    对方就翻不起多大的浪花来。
    “来人,去请指挥使游击将军刘綎过来。”
    薛虹抬起头对着外面的衙役下达了命令。
    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刘綎穿着铠甲一路小跑着迈过了门槛,双手抱拳行礼:“末将参见大人!”
    薛虹将手上写好的信件装入信封中,又密封了起来,随后拿着信封从椅子上起身走到刘綎面前。
    “刘綎接令!现贵州、四川部分土司做乱,恐有造反之嫌。
    今日我拨你三千府兵名额,由你统率,前往贵州贵阳府助贵州宣慰使王守仁扼守两省连接所在,镇压叛乱!
    所需兵器一应由府库拨付,三日之内便要动身。”
    “刘綎领命!!刘綎必不负大人所托!”
    ……
    御书房内,正德帝看着王守仁、秦良玉分别呈上的加急密报心底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仿佛早有预料。
    事实上早在薛虹要废羁縻,撤土司的时候,正德帝就预料到川贵两地的土司有可能会通过起兵作乱的方式,逼迫朝廷退步。
    加上最近白莲教那几乎不再掩饰持续不断的小动作,正德帝就是想装作看不见也很难的。
    川贵两省内部情况复杂,既有像这些准备造反的愚蠢土司,也有类似秦良玉这种忠于国家的土司。
    造就这种复杂的,就是源自于川贵两省那奇特的地理位置。
    如果是其他行省出现这种情况,正德帝兴许还会惊慌那么一刹那。
    可四川这个省份造反……听个乐子就行了。至于贵州,景瑜不是就在边上嘛!用不着太担心。
    正德帝第一时间决定,封锁四川、贵州有大规模造反的消息,以防止影响京畿地区摊丁入亩的试行。
    第二,正德帝连降三道圣旨,第一道就是给薛虹的,着令他全节制领湖广、贵州、四川、广东、广西府兵同时,有权调动兵力在这几个省份之间驰援。
    说白了就是无条件信任薛虹,将西南地区的镇压重任彻底交给了薛虹。
    现如今江南反贪反腐如火如荼,京畿地区摊丁入亩也正在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百零九章正德帝的布置(第2/2页)
    正德帝很难抽调其他省的兵力,或者动用京营、九边的兵力去镇压西南的动乱。
    因为那有些大炮打蚊子了,得不偿失。
    九边的精锐轻易不得动,况且贸然大举兴兵,只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一群地方流民造反罢了,正德帝相信薛虹可以非常轻松的处理掉。
    第二道圣旨是降给王守仁的,一来赦免他以下犯上、擅自调动地方民兵冲击府衙,捉拿知府、指挥使等官员一事。
    二来也是正式升王守仁为贵阳知府,命其帮助秦良玉扼守贵州、播州要地,为平叛争取时间。
    第三封则是给秦良玉的封赏,秦良玉检举反贼,忠心爱国,特加封为上轻车都尉(正三品),左迁播州指挥使加播州宣慰司同知、兼领军民府知府。
    命秦良玉战时全权接管播州、重庆府的地方府兵以及粮草。
    实际上对于秦良玉的大名,哪怕是正德帝也早有耳闻。
    早在正德帝少年时,就听过秦良玉的大名。
    昔日宣宗在位时期,因为连忙北伐,导致国库空虚,加之徭役沉重,百姓不堪负重,地方多有动乱。
    而四川地区的叛臣杨应龙造反。
    年仅二十五岁的秦良玉随夫马千乘出征。马千乘领兵三千。
    秦良玉独领精兵五百,裹粮自随!
    夫妻二人联手,连破金筑关七寨。发的杨应龙军胆寒!
    大破杨应龙后,独秦良玉自己便是南川路大军军功第一,却不肯自报军功。
    又十年后,宣宗在位后期,老义忠亲王不堪宣宗猜忌,开始在朝廷上正式抗衡。
    彼时的边军腐败无能,大同镇险些被草原攻破。
    宣宗降旨,调秦良玉夫妻二人领兵前往大同镇抗击蒙骑。
    谁料马千乘病死途中,秦良玉命其弟扶丈夫棺木还乡。自己领三千白杆兵戴孝出征,前往大同镇驰援!!
    次日敌军再犯,秦良玉请命出战,以三千白杆兵大破万余敌军,斩首两千余。
    秦良玉治军有方,领兵所过之处与百姓秋毫无犯。
    即便是当年的宣宗也是称赞有加。隆庆帝对秦良玉也是推崇至极!
    只是可惜当年朝中混乱,所以哪怕宣宗有心封赏秦良玉命其留在朝中,许以高官厚禄,依旧被对方婉拒。
    最后宣宗只得加秦良玉为播州宣慰使,兼代领其夫的石柱土司一职。(这里是我架空魔改,正史秦良玉比这猛多了。二十四史唯一一位列入其中的女将军。
    文武双全,忠于国家,人品德行没有缺点。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含金量可不是某些打下半个大唐,实际就会以多打少欺负流民的假大女主公主能比的。秦良玉是真大女主!!)
    正德帝三道圣旨降下后,放下手中御笔,抬头看向外面渐渐乌云遮蔽太阳的天气。将手上毛笔一扔,笑道:“到底是你们能万蚁吞象,还是朕请君入瓮呢?
    朕倒是期待,你们能见到景瑜几分能耐,又值得朕几分的认真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