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番外大明圣朝女帝(纯私货,骗进来杀)(第1/2页)
大明圣朝天京乾清宫内,一名年约三十左右,形只影单的女子身影茫然的站在龙椅前。
但见此女子凤目柳眉,英而不柔,娇而不魅,一身贵气呼之欲出。
“父皇、皇祖父、师公……涟儿真的能把握好这个庞然大物的走向吗?”
朱涟,大明王朝中祖、大明圣朝圣祖皇帝朱祐钟的长孙女、大明圣朝高宗皇帝的嫡长女。
朱涟出生时,乃是天下未有之大格局。也是最好的时代。
当时的朱祐钟已经是不惑之年,至于薛虹也是两鬓斑白已经多次递交乞骸骨。
那时的朝堂之上能臣如云,猛将如雨。更有无数的智者在科技司中钻研。
大明直辖国土西起里海、北至瀚海、南至柔佛、东至东瀛。囊括范围之广,远越祖宗。
大明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铺设了四条贯通南北的铁轨,使得陆地物资的运输相较于之前方便了何止千百倍。
得益于科技司研发出的通讯手段,使得大明圣朝下达的指令,哪怕跨越千里,也可以在当日抵达。
与此同时,随着自然理学的兴起,佛、道、以及一些来自西方的官员们联手,搞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知识。
比如可以让粮食亩产大增的化肥、再比如可以飞上天的鸾鸟等等。
这些东西在小小的朱涟看来是很平常的东西,因为她从小便接触这些东西。
可对于当时其他的所有人来说,这些举措无异于人完成了对于神权的僭越。人也可以飞上天空,触及神明的领域。
那个时代,是一个空前蓬勃的时代!
化肥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交通工具的进步使得粮食的运输损耗几乎降低为零!
朱涟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大明圣朝所有百姓,对于自己的祖父、师公有多么的崇拜与敬爱,几乎尊他们为神!
当时的朱涟并不能理解,不止朱涟,几乎所有圣朝新一代一开始都很难理解老一辈对于圣祖皇帝和首辅薛虹的近乎疯狂的崇拜。
直到她们这一代人,长大后,有了完整的三观,回过头去再看从前的时代。
哪怕只是书本上的文字,也足够令所有人触目惊心。
岁大饥,人相食!
短短的六个字,几乎要震碎年轻人的心房。
在这个粮食几乎吃不完的年代里,她们无法想象,会有人因为饥饿而食同类。
政治、军事、经济在朱祐钟的掌控下,整个国家空前的强大。
而文化也因为有薛虹的存在,百花齐放的同时,却依旧能够保持极高的稳定!
对于大明圣朝内部而言,百家学说,准许传道,不许实践。
但出了大明后,就是只许实践,不许传道!
在除了大明圣朝以外的地方,不是被大明宗室、功臣占领的封国,就是臣服于大明的子国。
在圣祖皇帝知天命之年,大明真正意义上的几乎完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除了那些人类几乎无法到达的地方,任何的国度、任何的土地都是名义上大明的统治范围内!
但,人力终有尽时。
无数文人心中的信仰,大明群臣心中的偶像,薛虹倒下了。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薛虹的妻子黛玉去世后,他的身体便是一日不如一日。
终于,在大明圣朝达成前无古人的成就的第二年后,这位千古无二的月亮,终于落下了帷幕。
圣朝史官记录:郡王薨,天下悲怆。
同年,圣祖皇帝退位于长子,居于深宫之中。
一年之内,大明的日月相继落下,对于这个空前绝后的庞大帝国,产生的动荡自然难以想象。
高宗继位后,在圣祖的余威之下,立刻对政策进行调整。
相较于大明日月同天之时,以无可匹敌的人格魅力以及威望统御寰宇的极限操作,高宗皇帝选择了相对稳妥的策略。
对国家内部隐藏的矛盾,着手进行了压制、处理。
事实也正如薛虹生前预料的那般,哲人王体系的上限近乎无限。可一旦哲人王离开政治中心后,依托于哲人王建立起来的强大凝聚力便会有消散的风险。
高宗依靠着退居深宫中的圣祖皇帝余威,以及首辅薛虹留下的众多后手,才总算将这个超越了这个时代生产力理论统治极限的庞大帝国重新稳定下来。
但或许是前百年间,大明王朝文帝、孝文帝、中祖(圣祖明皇帝)、宣帝四代圣君在一百年内耗光了大明的气运。
到了朱涟的父亲,也就是高宗宣帝这一代,居然寿数有变,五十多岁便龙驭宾天。
且宣帝一生虽妃子众多,子嗣众多,却没有一个适龄可以接替权力的。
宣帝前九个孩子都是公主!
哪怕最大的一位皇子,在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