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允?回了别院。
等他进了书房,后背的衣服几乎被汗浸透了。
朱允通连一碗酸梅汤都没来得及喝,立刻翻出了蓝玉的消息。
这是根据最近王行的来信,以及朝廷的邸报归纳出来的,其实就四个字,
“战事胶着”。
自从太子去世,蓝玉的平叛就停滞了,坐拥大军、精良的武器,却进展缓慢。
朱允?大概猜出了蓝玉的意思,他在等陛下立储。
但是这样没有任何意义,
即便老朱立了朱棣或者朱允?,蓝玉难道还能造反?
大明现在刚立国没多少年,人心思定,百姓、官员不愿意打仗,老朱的威信如日中天,
并且蜀王朱椿虽然是蓝玉的女婿,但是蜀王不可能造自己亲爹的反,只会背后捅蓝玉的刀子。
更重要的是,蓝玉既没有控制朝堂,更没有造反的筹备。
看着眼前的情报,朱允通不禁摇摇头,
现在做这种姿态毫无意义。
典型的说狠话,却做不了狠事。
蓝玉想岔了,还不如速战速决,早点班师回朝。
朱允?最近几次请安,都听到老朱在抱怨今年粮食紧张,有了战争消耗的更快了。
显然,老朱已经对战事的进展有些不满了。
~
朱允通又翻看了朝廷的邸报。
这些都是许小棠安排人手抄录的。
每天都有,字迹工整,内容详实,和邸报完全一样。
邸报的大部分内容他在皇宫就已经知道了,所以翻的很快,看完就随手放在一旁的筐里。
突然,
他将刚放进筐里的邸报又拿了出来,翻到最后一页,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标题是:
【帝以江阴卫修葺战船之费未当,敕兵部遣人诘问】
内容也很简略,江阴卫修理一艘战船,花销有些高。
朱元璋认为这个费用有不合理的地方,责令兵部派人去闻讯。
朱允?挠挠头,这点小事竟然上了邸报?
这件事昨晚就知道了,老朱甚至还询问了楚王朱桢。
一个卫所而已,一艘船的维修费用不过六十贯,
比之更恶劣的卫所不知凡几,虐杀军户、霸占军户妻女、霸占军田、拿军户当奴隶使用......
如果几十贯都要老朱发火去过问,那这些呢?
朱允通又逐字逐句地看了一遍,他的注意力终于放在一个人名上。
“江阴卫指挥使,叶启元”。
一个小小的指挥使,是得罪了老朱?
等等......
叶启元?
这个名字朱允?熟悉。
叶启元!
他是宁叶升的义子!
靖宁侯叶升是蓝玉的姻亲,叶升的嫡三女嫁给了蓝玉的次子!
热风不断从门外卷入,朱允通却感觉通体寒意,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老朱要动手了!
朱允?连连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小棠,点根檀香。”
檀香缭绕,朱允?的心绪渐渐安静下来。
在他的印象里,宁侯年初就去了河南练兵,但是他不确定靖宁侯现在还在京城吗。
太子去世,叶升回来吊唁过的。
当时跟随他一起来的,就有叶启元。
叶升是跟随老朱打天下的老将军了,
大明定鼎天下之后,叶升多次出兵西南剿灭叛乱,平定赣州山贼、湖广洞蛮,为大明边境的稳定付出了血汗。
这样的老将军,老朱也不放过了吗?
杀叶升,只是一个开始吧?
最终箭头指向只有一个目标,以凉国公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
老朱终于还是举起了屠刀!
能让淮西勋贵俯首帖耳的,大明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太子;另一个是朱元璋。
太子已经去了,
朱元璋也老了。
老朱在选择接班人之前,他要将棘杖上的刺都砍掉。
-
良久,朱允?叫来了蓝九和,
“九和,靖宁侯叶升还在京城吗?”
“禀殿下,靖宁侯曾经在四月底回京了一趟,祭奠了太子后,他又返回了河南的军营。”
“嗯,如果叶升回来了,第一时间告诉本王。”
“属下遵令。”
蓝九和下去了,
朱允通又提笔给蓝玉写了一封信,劝蓝玉尽快结束四川的战事。
大军停在四川徒劳无功,只会进一步激怒老朱。
蓝玉如果在京,也许能营救宁侯。
“小棠,安排快船送给凉国公。”
许小棠拿着信下去了。
朱允?从书架上取下一套《万首唐人绝句》,这是皇家印书坊印刷的,雕版精细,质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