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殿下之心,昭然若揭!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声道,
    “快了,最近别让女儿出门。”
    “那咱儿子………………”
    “有人带他走,别担心。”关大匠安慰道。
    “还需要多久?”
    “再撑十天吧。”
    妻子撒出炉膛里的柴禾,拿起一把书信丢了进去。
    火舌很快包裹了书信,青烟滚滚,
    妻子低声叮咛道,
    “你这几天注意一点,发现什么不对就不要出作坊。”
    关大匠搓搓大手,
    “咱没事。你把家里的东西收拾一下,只能带一个包裹,其他的全部丢弃。”
    关大匠出去了。
    妻子挑动着火堆,不断添加新的书信。
    火光映红了她的脸膛。
    丈夫掌握了帝国的最高机密,炼钢的技术,家周围早已经没有了正常的邻居,他们也分不清邻居来自锦衣卫,还是其他势力的探子。
    就连亲朋都有不少被收买了,要么企图高价收买技术,要么不时来一趟,试图打探点消息。
    眼前烧的这些都是很普通的往来,不过是一些日常问候,机密的东西压根不会留下来。
    但是,就连这些都要烧掉,避免连累到写信的人。
    乾清宫。
    朱元璋用过午膳,在周云奇的陪同下,去了御花园散步。
    冬去春来,阳光和煦,终于可以走出屋子晒晒太阳。
    朱元璋背着手在前面走的很慢,周云奇抱着佛尘跟在身后,侍卫散在四周。
    朱元璋的心情很复杂。
    大臣们请求立储的奏疏神奇地消失了,淮西武勋的奏疏犹如雪片一般飞进通政司。
    武勋的都在清辞,
    似乎在一夜之间,他们都看淡了名利,全部要归隐田园。
    他们的理由和宋太祖当年如出一辙,全部是“称疾”“请解兵权”。
    甚至有的还写明了去向,有的愿意去凤阳去守护皇陵,有的要回老家,
    最奇葩的是舳舻侯朱寿,竟然想去崖州。
    在大明,崖州是贬官、犯人去的地方。
    朱元璋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朱寿去崖州能干什么?
    朱寿水师起家,难道就是因为崖州四面环海?
    常升的请辞写的中规中矩,理由无非是自知平庸,不堪重任;身体不好;要奉养老母。
    朱元璋心中有些矛盾。
    全部放过,他有些不放心。
    这些人都是尸山血海里趟出来的,在军中都有广的影响力。
    放虎归山容易,但是一旦时机到了,老虎择机下山,那个时候再去缚虎,可能就力有不逮了。
    可是真的全杀了,理由却不好找啊。
    对于武勋,贪腐罪不至死,可是总不能每一个都是谋反吧?
    如果蓝玉不死,就是蓝玉谋逆,这些武勋是同党。
    可惜蓝玉死了!
    该死的蒋琳,竟然隐匿了重要的情报!
    朱元璋出了一身细汗,转身回了乾清宫。
    在御座缓缓下,指着淮西武勋的清辞奏疏,
    “云奇,这些全部送回通政司,驳回。”
    不是不同意,而是要挽留,再辞;再挽留,再辞,批准。这是必然的程序。
    第一次清辞就同意了,只能说明君臣关系很恶劣了。
    更何况,不管杀还是不杀,先拿掉职务也是好事,至少减轻武勋对军队的影响力。
    朱元璋戴上老花镜,拿起御笔,摊开了一本奏疏,
    “云奇,传兵部尚书、五军都督府大都督。”
    一下子去了这么多武勋,他不担心军队后继无人,而是头疼后继的人太多了。
    提拨谁,不提拔谁,京城必将迎来一场争议。
    朱元璋精神抖擞,选拔总比除名要轻松。
    侍卫进殿禀报,
    “陛下,长兴来了。”
    朱元璋点点头,
    “宣”
    一个健壮的老将军大步进殿,
    “臣长兴侯耿炳文拜见陛下!”
    “免礼。”老朱吩咐道,“赐座。”
    现在耿炳文是儿女亲家了,自己的孙女要嫁给耿炳文的长子璇。
    耿炳文谢恩后,小心地用半个屁股蹭在锦凳上。
    朱元璋喝了一口茶,缓缓道,
    “这次让你来,是让出一趟差事。”
    “?儿去了浙东,咱很不放心他,那里毕竟常年和倭寇打仗。”
    “你去一趟吧,陪在他身边,别让孩子瞎胡闹。”
    耿炳文急忙起身,拱手领旨,
    “臣遵旨!”
    耿炳文心中没觉得是多大的事,不就是陪皇孙游山逛水吗,这个让儿子璇去都行。
    朱元璋又叮嘱道,
    “不能让孩子上战场。他学了武,就觉得功夫了得了,总想去砍几个敌人。你给朕盯紧了。”
    “臣遵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