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午,
阳光有些炽热。
一匹白色的骏马由西而来,冲进京城,
蹄声如雷,极速如风,
马蹄几乎快成了一道虚影,战马的嘴角喷着白沫。
骑士瘦弱矮小,穿着绛红色的军服,身后背着几杆鲜艳的小旗。
他紧紧贴在马身上,眼睛专注地看着前面的道路,
已经有人认了出来,急忙大声叫喊,
“大家快让开路,是八百里加急!”
行人慌忙让路,
八百里加急送的都是紧急军情,
大明律明确规定,阻碍八百里加急是重罪。
轻则打棍子,重则要砍头,延误战机则是夷九族。
行人刚刚靠边站稳,战马已经绝尘而去,只留下一道尘烟,还有扬起的沙尘,证明它曾经来过。
加急的快马一路不停,直冲车门。
守门的军官看了,急忙带领士兵迎上几步。
骑士终于放缓了马速,眼看要冲撞上迎接的军官,
他轻轻提了一下缰绳,战马昂首长嘶,抬起前蹄原地转了半圈,之后重重落地,砸起一阵尘烟。
侍卫上前拉住马缰绳,将骑士搀扶下来,
骑士犹如从水里捞出来一般,浑身都汗浸透了。
送信的士兵用几乎僵硬的手从怀里拿出加急军情,
“八百里加急!”
“建昌卫叛乱!”
奉天殿。
大朝会已经到了尾声。
周云奇抱着佛尘,安静地站在御座一侧,隐身于一棵盘龙柱的后面。
朱元璋扫视群臣,
没人再出来说话,
他看了一眼,示意可以散朝了。
周云奇上前一步,刚要张口叫一声“退朝”,
殿门口出现一个高大的阴影,挡住了阳光,殿内瞬间黯淡了。
侍卫大声禀报,
“陛下,八百里加急!”
群臣都吃了一惊,纷纷转头看去,
心中都在推测这是哪里来了敌人。
草原的残元?
西北的帖木儿?
西南的吐蕃?
甚至有文臣已经想到了安南、倭寇。
凉国公蓝玉看了一眼侍卫,他首先排除了北元,现在的北元已经无力大规模南侵;
吐蕃更不可能,现在吐蕃下山的路很多还覆盖积雪。
最大的可能就是帖木儿,
或者哪个地方出了内乱。
太子朱标神情平静,现在朝廷军事强大,四周压根没有对手。
唯一担忧的,就是要消耗钱粮了。
朝廷现在穷的很啊!
这是谁在作乱?
真该死啊!
“呈上来!”朱元璋面沉如水,心中已经大概猜测出了出事的地点。
周云奇上前接了加急军情,打开检查了一番,发现无误后,才转呈给了陛下。
朱元璋展开奏疏,只看了一眼,便抬起头,扫视群臣,
“诸卿,四川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叛乱,诸州皆废。”
!!!
群臣都倒吸一口凉气。
建昌卫下辖德昌、会川、迷易、柏兴、邛部,这些都废了?!
他们不仅担忧月鲁帖木儿的兵势,更是担心四川。
四川是朝廷重要的粮食产地,也是食盐的重要产区,
建昌卫已经被打废了!
当务之急,是不能让叛军霍乱了四川。
不然朝廷今年的收成会锐减的。
蓝玉很淡定,月鲁帖木儿是元朝降将,刚开始还很温顺,这两年开始有小动作,
年前锦衣卫就已经发现月鲁帖木儿有些不安分,朝廷已经做出了准备。
现在青黄不接,这个时候叛乱,粮草全靠抢劫。
月鲁帖木儿之所以选择这个时节,而不是等到秋天粮食入仓,是因为朝廷要收拾他了,
朝廷本来是要将他明升暗降,先让他离开建昌卫。
蓝玉走了出来,躬身道,
“陛下,臣请求出兵,进川剿灭叛乱。”
“准!”朱元璋干脆地同意了,又点了户部尚书,
“赵卿,准备大军出征的粮草。”
赵勉急忙躬身领旨。
朱元璋接着点了工部尚书,要求提供军械。
点了五军都督府,要求准备出征将士。
时候不大,朱元璋已经将出征的事情安排了下去。
剩下的就是大臣去执行了。
今天的安排其实在年前就已经商议妥当了。
一个建昌卫的叛乱,老朱没有觉得多可怕。
大元都被扫清了,何况大元的一个降将。大明有太多的武将可以捏死月鲁帖木儿。
朱元璋看了周云奇一眼,
周云奇上前一步,尖声大喝,
“散朝!”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