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朱允炆二进炼钢作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夕阳西下。
    春风带着燥热卷进了乾清宫。
    朱元璋面前放着三份奏疏,朱允通离京十天了,这些全都是关于朱允?沿途表现的。
    他先打开了其中唯一的密匣。
    这是锦衣卫的探子屈二堂上奏的,也是屈二堂的第三份密奏。
    屈二堂上奏,殿下沿途一直很安静,甚少下船,偶尔在甲板走动,似乎迫切要去平倭,沿途很少要求停船,殿下甚至严令打扰地方的官府。
    这就说的通,为何船速这么快,客船到常州府一般需要十天,朱允通却只用了七天。
    合奏疏,朱元璋突然又打开了,仔细核对了后面的钤印、画押,都是屈二堂的。
    朱元璋不禁微微颔首,
    “字写的工整多了。”
    过去屈二堂的字虽然干净整齐,但是歪七扭八犹如蚯蚓爬,
    现在的字依然还很丑,但是相比之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放下密奏,朱元璋拿起了第二份奏疏。
    这是通过驿站送来的,比屈二堂的奏疏晚了半天,是副千户云峰上奏的。
    虽然朝廷的传旨官员在镇江府没有等到船队,但是在第二天下午收到云峰的奏疏。
    董云峰的奏疏开头向了安,之后是禀报了行程。
    重点是朱允?的状态,根据奏疏,殿下很安静,白天基本上就是看书、练字,习武。殿下很谦和,也极少下船。
    董云峰完全按照日期、时辰来写的,像一部流水账,没有夸赞,也没有贬斥。
    朱元璋捻着胡须,频频点头。
    通儿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变得沉稳懂事了。也许?儿是看到没有继位的希望,换了一个发展的方向。
    合上云峰的奏疏,朱元璋又拿起第三份奏疏。
    这是朱允?的,
    这份昨天就到了,不过他一直压着没看,直到今天收到了另两份才一起对照阅读。
    这是朱允本人从常州府发来的。
    奏疏十分恭谨,除了问安,主要描述了沿途的风物人情,还有路上的读书心得。
    朱元璋快速翻了一遍,心中十分满意,?儿难得如此安静地思考学问。
    他将三份奏疏放在一起,
    “云奇,收起来吧。”
    朱元璋摘下老花镜,看看外面的春光,
    三份奏疏都是从常州府送来的,按照船速,现在早过了苏州府,
    按照朱允的船速,预计明后天抵达松江府,五日后抵达金乡卫。
    那从苏州府驿站发来的奏疏,必定在送来的路上了。
    ?儿这一路的表现远超他的预期,安心学习,不惊动地方的官府,
    朱元璋不由地一声喟叹,
    “云奇,孩子长大好像就是一瞬间的事。”
    十天前,?儿还是个孩子,可是看着一路的表现,比一个老吏还沉得住气。
    挫折有时候能让人尽快长大。
    等明年?儿回来,咱给他说一门好亲事,以后也是一个强有力的藩王,拱卫帝国的东北疆土。
    周云奇陪着笑
    “都是陛下教导有方,殿下肯定也领悟了陛下的一番苦心。
    朱元璋捻着胡子,感慨连连,
    “领悟好啊!”
    ~
    朱元璋喝了口茶,又拿起了户部尚书赵勉的奏疏,这是关于春耕的,
    受朱允?的影响,现在大臣上奏疏多少都要带一些数据来辅助表达。
    赵勉的这份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用表格的形式清楚地表达了江南的春耕田亩,以及播种的农作物的种类、面积。
    朱元璋看了一遍,合上奏疏,
    “炫儿,你拿去看看。”
    一旁的朱允?急忙上前,恭敬地接过奏疏,
    “是,孙儿仔细参详。”
    现在每天下午朱允?都会来乾清宫,阅读奏疏,学习处理政务。
    捧着奏疏,朱允?去一边坐下,仔细阅读,心中默记其中的各种要点,以备皇爷爷考校。
    侍卫进来禀报:
    “陛下,凤阳中卫指挥使宋忠求见。”
    宋忠来了。
    “宜!”老朱摘下了老花镜。
    锦衣卫指挥使空了这么多天,该有一个主官了。
    一个健壮的官员大步进殿,红脸膛,头发有些灰白了,
    上前几步就拱手施礼,
    “末将凤阳中卫指挥使宋忠,拜见陛下!”
    朱元璋微微颔首,
    “平身!”
    等宋忠收了礼,朱元璋才缓缓说道,
    “锦衣卫的蒋?知情不报,导致凉国公不幸身亡。朕已经免了他的职,投入诏狱。”
    宋忠急忙道:
    “蒋琳辜负了圣意,实殊罪该万死!”
    他对蒋并不同情,他是锦衣卫上一任的指挥使,正是蒋琳当年告的密,他才被降级去了凤阳守陵。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