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伏击道衍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片刻,心中依然在担心陛下的反应。
    帝国一切系在父皇一身,在父皇面前,自己这个燕王也不过纸糊的一般。
    终于,他霍然起身,大声吩咐,
    “备马,去锦衣卫衙门!”
    他要亲自去找个明白,自己庄子附近的锦衣卫是怎么一回事。
    不问个结果,今晚都别想睡安稳。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还不如早点知道,早点想法子去应对。
    朱棣带着一群侍卫刚到锦衣卫衙门的大门口,蒋琳也从外面回来了。
    蒋?急忙上前施礼,
    “下官拜见王爷!”
    朱棣也不客套,径直问道,
    “蒋指挥,本王庄子附近怎么出现了锦衣卫?”
    蒋?愣了,急忙问道,
    “王爷,您的哪一个庄子?”
    朱棣皱眉道,
    “就是江边的那个庄子。”
    蒋沉吟了一下就想起来了,
    “王爷,附近的一个村子走丢了一个农夫,下官派人去查找了一番。”
    朱棣冷哼一声,
    “农夫?锦衣卫现在这么轻的吗?”
    “明天谁家的猫儿狗儿丢失了,你们要不要派个千户去帮着找?”
    蒋?陪着笑解释道,
    “王爷,那不是普通的农夫,之前曾是东宫三殿下的护卫。三殿下来了谕令,下官就派人去问询一番。”
    “农夫昨夜出去捕鳍鱼,结果彻夜未归。”
    朱棣恍然大悟,原来是个误会,心中一块巨石落地。
    想到自己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道行提前了行程,朱棣哭笑不得,连连摇头。
    朱棣谢绝了蒋琳的邀请,没有进衙门,而是转头回府了。
    半路上,一队骑兵迎头赶来,为首的竟然是朱允通。
    朱棣的脸当即拉了下来,真是冤家路窄!
    朱允通带着众人让在一旁,不过他没有下马,只是拱手施礼,
    “四叔!”
    朱棣黑着脸点点头,现在他看到朱允?心中就不痛快,如果不是传闻朱允通武功不俗,他很想上去痛打一顿。
    他突然抽了抽鼻子,似乎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打猎去了?”
    朱允通愣了一下,不亏是上过战阵的,朱棣竟然能感觉到了杀机,
    “四叔说的是!“
    可不就是围猎归来吗。
    朱棣不悦地皱皱眉头,这个该死的侄儿怎么说话怪怪的。
    “你父王还在灵谷寺,你竟然有这闲心!”
    斥责了一句,不等朱允通回复,他就拉着黑脸,任由战马和朱允?的队伍擦肩而过
    这里只有双方的人马,没必要装什么亲睦,
    双方的护卫怒目而视,右手都按在刀柄上,
    最终双方擦肩而过,没有摩擦出火花。
    朱棣刚回到书房,庄子的仆人送来了道行留下的的信。
    信中解释,失踪的“农夫”是朱允通昔日的护卫,昨夜已经被他杀了。
    道行提醒燕王小心,朱允?已经盯上他了。
    朱棣深吸一口气,人都埋伏到咱的庄子附近了,咱还是小看了这个竖子!
    信中还建议,燕王继续在陛下面前行孝,“孝”是根基,同时也要偶尔提起在北境的武功。
    道行最后说道,对于朱允?、朱允?,如果有机会打压,就不要错过。
    道衍在信中猜测,朱允通有自己的情报来源,怀疑是蓝玉在背后支持,蓝玉有个幕僚叫王行,智谋过人。
    不过,道行建议将重心放在朱允?身上。
    因为淮西勋贵的命运已经可以预见,不长久了。
    没了淮西勋贵的支持,朱允就无力争夺储位。
    朱棣信放在烛火上烧了。
    靠在椅背上,他感觉有些疲倦。
    道行曾经师从席应诊,这件事知道的人很少,朱允是怎么知道的?
    当时自己被朱允通气坏了,情绪有些急躁了,其实可以当面追问他是从哪得到的消息。
    他也赞同道行的猜测,是蓝玉提供了情报,
    单靠朱允?,一个孩子能干什么?
    蓝......玉......
    朱棣眯着眼,双手揉搓着拳头咔吧作响,不由地冷笑起来。
    陛下都开始磨刀霍霍了。
    蓝玉还能活多久?
    淮西勋贵还能撑过今年吗?
    其实,自从太子死了,淮西勋贵的命运就决定了。
    乾清宫。
    朱元璋安坐上首。
    蒋正在下面禀报,
    “陛下,道衍下午离开了京城,返回北平府。”
    朱元璋毫不迟疑地命令道,
    “通知北平的锦衣卫,暗中调查道衍。”
    昨晚朱允通说道衍竟然学的是帝王之学,一个和尚不好好念经,莫非要当帝师?
    当然他也不能偏信一个孩子说的,等锦衣卫调查出结果,如果真的如此,道行这个和尚就不能留了,甚至燕王的去处都要重新考虑。
    朕让你继位是一回事,自己有野心就是另一回事了。
    “蒋琳,靖宁侯那边有什么动静?”
    蒋?躬身回道,
    “?陛下,靖宁侯曾经和胡惟庸有书信往来。在胡惟庸案发后,他焚毁了这些信件。”
    “但是根据番子的调查,他曾有个书吏隐匿了一些。这个书吏早就回老家颐养天年了,下官已经派人去书吏的老家寻找。”
    朱元璋来了兴趣,
    “书吏家在何方?”
    “?陛下,书吏的老家在归德府。”
    “好!有消息立刻奏上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