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龙体违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奇,来点酒。
    周云奇有些犹豫,
    “陛下,您现在咳嗽的厉害,太医叮嘱少喝酒。”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
    “来吧。”
    周云奇不敢再争辩,挥手示意上酒。
    依然是陛下最爱的黄酒。
    朱元璋先喝了一杯酒,才咂咂嘴,拿起筷子,
    “云奇,?儿那有什么消息吗?”
    周云奇躬身道,“禀陛下,御医已经上了奏疏。”
    “拿来咱看看。
    “是,陛下!老奴这就给您取来。”
    奏本只有一张纸。
    这是清晨诊断的结果,朱允?被炸的伤并不重,听力基本上都恢复了,
    神志清醒,但是现在依然怕光,怕有动静,怕生人。
    有点低烧,食欲不振。
    但是御医只开了安神的方子,至于低烧,御医判断只需要休息一天,烧自然就退了。
    御医最后建议静养一段时间。
    朱元璋随手将节略丢在了一边,端起酒杯又一口闷了。
    周云奇在一旁苦着脸,想劝谏又不敢,
    陛下现在心情很糟糕,周云奇不敢上前触头。
    幸好,他看到朱元璋拿起筷子,夹了菜。
    结果菜还没到嘴边,朱元璋又咳嗽起来,
    周云奇上前轻拍后背,
    “陛下,您清晨起来也有低烧,请御医来给您瞧瞧吧?”
    朱元璋摇摇头,
    “再说吧。”
    朱元璋喘匀了气息,又问道,
    “上午锦衣卫还有奏本吗?”
    锦衣卫不单是指挥使可以上奏疏,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都可以。
    并且他们各司其职。
    监视京城官民的舆论,就有专人负责。
    周云奇躬身道,“陛下,上了一份奏疏。”
    “拿来。”
    朱元璋翻开了奏本,大部分都是日常的监视。
    最后是关于爆炸的反应。
    京城谣言四起,谶纬之说尘嚣日上,说朱允?是水命,克了作坊的金命,
    最终导致了地龙翻身。
    甚至有人造谣,说通殿下也是被这么走了,被派去东海送死,朝廷有奸臣。
    朱元璋合上奏疏,心情更糟糕了。
    这次爆炸的时机太巧了,主持钢管生产的、出钢的、负责安防的,三个最关键的管事都是朱允?新提拔的。
    朱允?这次再无辜,也说不清楚了,
    这件事注定成为他的黑历史,无法洗清。
    喝了几杯酒,吃了几口菜,朱元璋就将筷子扔了,
    “不吃了。”
    周云奇上前劝道,
    “陛下,多少吃一口面吧?”
    朱元璋已经扶着膝盖,缓缓起身,
    “准备车马,咱要去炼钢作坊看看。”
    这个案子损失巨大,朝廷几乎无法承受,还牵扯了皇孙,他决定亲自看看现场。
    看奏疏,印象总是有些模糊。
    周云奇犹豫了一下,终于放弃了劝说,
    “老奴遵旨!”
    炼钢作坊。
    现在已经被锦衣卫接管,之前负责防卫的将士被集中看管审查。
    朱元璋这次没有轻车简从,而是叫上了六部五寺的主官,在羽林左卫的拱卫下,一路浩浩荡荡。
    宋忠接到消息,已经离开作坊五里迎接。
    在作坊门前,朱元璋命令停下了御辇:
    “朕从大门进去,一路边走边看。”
    下了御辇,朱元璋看向作坊。
    昔日矗立的高炉不见了,看见的都是房舍、围墙、箭楼。
    朱元璋面沉如水,大步走了进去,这是他第二次来作坊。
    上次来,恰逢电闪雷鸣,他赏赐了作坊一批工匠。
    宋忠陪在身侧,重臣们紧随其后。
    出于调查的需要,锦衣卫并没有收拾现场。
    刚进大门,众人就看到了满地的钢渣、煤块、碎石、尘土,已经可以想象爆炸的威力是多么巨大。
    朱元璋不需人引导,径直走向昔日高炉的位置,脚步沉重,心情晦暗。
    远远的就能看到一个硕大的土丘,那就是昔日的高炉。
    朱元璋的眼几乎红了,
    大明第一座炼钢高炉废了!
    成了一?黄土!
    他一语不发,大步前行。
    众人都沉默地跟在后面。
    作坊一片死寂,只有众人凑路的声音。
    微风吹过,呜咽声,这是炼钢作坊的挽歌。
    朱元璋终于走到了高炉旁。
    高炉已经完全看不清楚原貌了,只有一堆砖土、碎石,几乎看不到残存的结构。
    朱元璋心如刀割,
    朕的高炉!
    朕的精钢!
    沉吟良久,他才一步一步走的更近,前面就是爆炸的大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