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斟自饮。”
他则接过奏疏,仔细看了起来。
杨士奇也不见外,先给王行倒了一杯,才给自己斟上。
端着茶杯,悠然地四处眺望,远山如黛,满目苍翠。
松涛阵阵,鸟鸣幽幽,
山风不时卷过,吹去了杨士奇一身的暑气。
喝了一口茶,两肋生风,飘然欲仙,他有些羡慕起王行的日子了。
一炷香后,王行看完了,将奏疏放下,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放下茶杯,他不由地叹了一句,
“老夫很久没看这么精彩的东西了。内容精要,很有意思。”
杨士奇哈哈大笑,得意地问道:
“先生,猜猜谁写的?”
王行却感慨道,
“都是殿下写的吧?这里面的内容,老夫之前都听殿下聊起过。不过,殿下当时只说了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应该是后加的,是对前者的延续和补充。”
“而这个后加的偏偏是最有价值的。”
杨士奇微微颔首,佩服道:
“也就殿下的奇才,能想到这些惊天动地的内容。学生当时看了也是拍案叫绝,惊为天人!”
王行看了他一眼,淡然道:
“两份奏疏,都是以殿下的名义呈送吗?”
杨士奇促狭地笑了,反问道,
“先生以为呢?“
王行冷哼一声,
“小猴子也来考咱?士绅一体纳粮‘这份奏疏要是送上去,天下的官绅、读书人都会恨死他的。”
“殿下就不要考虑皇位了,因为皇位和他彻底没关系了。
杨士奇摇摇头,笑眯眯地回道:
“第一份,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奏疏,是以殿下的名义送;”
“第二份,士绅一体纳粮殿下的意思,是让朱允?的人去送吗?”
王行有些惊讶,不由地看着他,疑惑道:
“二殿下的人?会愿意吗?谁会这么大胆,就不怕他的祖坟让人给创喽?!“
杨士奇一摊手,
“学生也是如此,但是殿下说他有办法,咱就没再细问下去。”
说着话,他给王行斟了一杯茶。
王行点了点头,没再继续追问,也许殿下收买了朱允?的手下,也许殿下另有奇计。
王行拿起了第一份奏疏,
“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为一条,按亩折算征收铜钱,百姓不再缴纳粮食,这条解决了杂税太多,百姓负担过重的问题,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漏洞。”
“请先生明言。”杨士奇放下茶杯。
“让百姓只缴纳铜钱,朝廷没有这么多铜钱的。”王行解释道。
杨士奇十分惊讶,
“先生,朝廷现在不缺钱的。”
王行摇摇头,“朝廷刚开国,但是现在铜已经有些紧张了。再过几年就必然会出现铜荒。
“那先生以为呢?”
“粮食一半、钱一半,或者干脆还是粮食。”王行建议道。
杨士奇摇摇头,
“先生,缴纳粮食容易被小吏盘剥,淋尖踢斛,农夫损失很大。”
他常年生活在底层,深知百姓缴纳粮食的时候遭遇的不公。
王行不禁冷哼一声,
“收铜钱就没有问题?百姓要卖粮食才能换来铜钱的。”
“丰年的时候,必然谷贱伤农。
“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又必然大幅涨价。”
杨士奇张口结舌,半晌才坦然地承认错误,
“先生说的是,是学生疏忽了。”
王行捏着茶杯,他又补充了一句,
“官绅把控权力,百姓如鱼肉,无论是缴粮食,还是缴铜钱,代价都是不可少的。’
杨士奇犹豫道,
“百姓,缴纳粮食被盘剥,缴纳铜钱也被盘剥,就没有一个万全之策吗?”
王行捧着茶杯,悠悠地回道,
“殿下说,等他坐了那个位置,会有办法的。”
“先生,什么办法?”杨士奇瞪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
王行摇摇头,
“殿下当时没继续说。”
喝了一口茶,他拍拍奏疏,又说道,
“还有,‘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漏税田产”,谁来查?官员!”
“如何让这些官员用心办事,而不是敷衍塞责,或者中饱私囊,帮着大地主隐瞒土地?”
“这些都要在细节上明确规范。”
杨士奇连连点头,
“先生所言极是,学生听了也有所得。”
接着,他又补充道,
“殿下说过,在丈量土地之前本来该推行一个考成法,严格规范官员的行为,留优汰劣,可是考成法目前不适合提出来,因为陛下的身体不好,已经没时间推行了。”
王行微微颔首,
“这才对啊!有了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