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清晨。
朱允通踏上乾清宫的台阶,面沉如水,一如阴暗的清晨。
昨天,太子终于入土为安了,可是他心情至今还没有缓过来。
既为失去一个忠厚的太子难过,也是为自己失去一个庇护而失落。
过去太子的时候,他没感觉太多来自太子的保护。
直到太子去世,东宫直面权力的争夺,他才发现过去太子帮着他,帮东宫挡了太多的风雨。
短短四个月,他已经感觉到了各方的压力。
凤凰春是挂在老侍卫的名下,但是他们反应,最近偶尔有御史去询问是否为挂靠,甚至有人扬言要追查钱的去向。
最近关于将炼钢作坊收归朝廷的奏疏也越来越多,这是朱棣、朱允?在后面捣鬼,
如果太子在,这些人是不敢如此放肆的。老朱将这类奏疏全都留中不发,又不予置评,这个态度就耐人寻味了。
自己在文官缺乏班底,现在面临这种奏疏就被动了,没有文官敢站出来反对,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老朱的态度。
去年他可以和太子妃硬刚,当众打了朱允?,随意在外开作坊,肆意地赚钱。老朱似乎都没有看见,御史弹劾都以失败告终。
他甚至在想,老朱当时的不在乎,是因为有太子在。
如果太子走在了吕氏的前面,自己再和吕氏硬怼,倒霉的肯定就是自己了。单是一个“孝”字,就是无法承受之重。
乾清宫前,藩王们都已经到了,队伍里少了几个人,已经有藩王陆续返回封地了。
朱允通安静地走去队尾。
众人进了大殿,朱元璋刚用过早膳,客气地和众人打了招呼,
秦王正要带领大家退出去,朱棣却上前道,
“父皇,儿子明日上午就返回北平府了。”
“好,回去吧,京城太热,不如北地凉爽。”老朱点点头,“宁妃最近身体不适,你们就不要去辞行了。”
“儿臣遵旨。”
朱棣退了下去,但是他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罢休,反而看了一眼后面,
“?儿,最近关于你的奏疏很多啊。你也不小了,该为你皇爷爷分忧了。”
“请四叔明示。”朱允?拱手道。
朱棣眼神阴鸷,
“?儿,那个炼钢作坊如此重要,工匠都有三四千人了,你一个小孩子能管的过来嘛?”
“别怪四叔多话,你还是个孩子,这种事关朝廷安危的作坊你管不了的,早日交给你皇爷爷吧。”
“四叔是为你好,免得出了乱子,到时候连累了朝廷。”
朱允?看了看,并没有急着回答,他想听听老朱的说法。
他眼睛的余光却看到老朱端起了茶杯,慢慢喝了一口。
他的心中十分失落,老朱竟然沉默了。
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四叔,父王才去世,侄儿现在没有心思去考虑钱的事情。给侄儿一点时间吧。”
朱棣怒了,这简直就是讽刺他,太子尸骨未寒,你就谋夺侄子的财产,
“?儿,你就一句话,是自己留着,还是......”
一旁的晋王朱?突然咳嗽一声,
“老四!”
朱棣抬眼瞥了一眼,
“三哥,什么事?
晋王背着手看着他,淡然道,
“不是明日要走吗?回去收拾你的东西吧。”
!!!
朱棣还想发作,秦王也在一旁不耐烦地说道,
“请安就请安,提什么阿堵物?真气!”
秦王一甩袖子,带头朝外走去,晋王、朱允?也跟着走了,其他藩王跟着离去。
朱允?也扯着弟弟跟着出去了。
只留下朱棣在最后,没办法也只能跟着走了。
朱棣气的脸皮发紫,没想到兄弟们没一个支持自己。
老朱捧着茶杯看着儿孙陆续出了大殿,一语不发,眼神闪烁,神情淡然,此刻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远处,周云奇弓着腰,低着头看着面前的地砖,似乎什么也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看见。
出了乾清宫,朱允通冲秦王、晋王两位王叔拱手道谢,刚才朱棣咄咄逼人,幸好有这两人帮着解围。
秦王高冷地点点头,大步走了。
晋王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
朱允?出了乾清宫,直接去了别院。
这几天太子下葬,他已经十多天没有去别院了,更没有机会和老钱见面,不知道邢氏女死后,谣言止住了吗。
朱允通骑在马背上陷入沉思。
朱棣之前提过要将炼钢作坊归于朝廷,但是被老朱当面拒绝了。今天朱棣再提,老朱却是这幅做派,这让朱允?十分心寒。
太子尸骨未寒,这就要迫不及待地谋夺财产吗?
玄真子所说“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