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什么异常。
朱元璋很自信,蓝玉甚至都不知道锦衣卫在调查靖宁侯。
除了蓝玉,京城还有不少势力可以做这个案子。
例如最近陆续离京的藩王,很多王公大臣。
但是他确定,勋贵还不敢。只要自己还在,勋贵的胆子就不会这么大。他们也就欺男霸女,抢几块地。
让他们去杀锦衣卫,甚至是锦衣卫的镇抚使,他们宁可自杀也不会这么做的。
难道是藩王?
藩王有实力,也有胆子。
只是,他们这样做图的是什么?
是要保护靖宁侯叶升?
还是要搅浑水?
这样做对争储有什么帮助?
杀意在朱元璋的心中翻滚,咱这两年杀的太少了!当年胡惟庸案杀的人头滚滚,人人自危,王公大臣个个老实的如鹌鹑一般。
现在竟然敢在朕的眼皮底下杀了朕的人,真是胆大包天!
大逆不道!
该诛其九族!
咱的刀子也该磨一磨了!
周云奇走过来,轻声提醒,“陛下,该用早膳了。
“哦,云奇啊,藩王都来了吗?”
“陛下,他们都在外面候着了。”
“让他们滚吧!”朱元璋不耐烦地摆摆手,“快传膳!”
周云奇急忙吩咐手下去传早膳,回头又提醒道,
“陛下,今天秦王、晋王、代王要离京,他们来请安,也是来陛辞的。”
“咱知道。去告诉他们,在殿外行礼,然后就回去吧。”
朱元璋不想见外面的皇子皇孙,没一个省心的,在封地都是惹是生非的货色。
昨夜镇抚使之死的大案,幕后凶手说不定就站在外面。
乾清宫外,藩王和东宫的几个孩子在等候进殿。
队伍明显短了不少,昨天燕王、蜀王、周王、湘王都已经离开了。
周云奇抱着一把佛尘出来了,
“陛下有旨,请各位王爷在殿外问安,自行退去。
众人都愣了,来请安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不让进殿。
尤其是还有几个藩王是来陛辞的,这一别下次见面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甚至可能是最后一面,之后再见就是死别了。
陛下怎么说不见就不见了?
没等众人回过神来,秦王已经率先冲着宫殿施礼请安,
“儿臣秦王朱请圣安!儿臣今日上午巳时启程......”
秦王的请安、陛辞一气呵成,然后起身就走,头也不回,没有半分拖泥带水。
接着是晋王,也是如此来了一通。
反而是代王,态度十分恭敬,行礼很认真,用词很谦卑,走的时候也是后退几步才转身离开。
之后是还在京城的朱植、朱权他们哥俩。
韩王朱松没有来,他又病了,这次病的很重,已经卧床不起了。
东宫三小一起请安,朱允?毕恭毕敬,朱允通跟着一起浑水摸鱼。
众人很快陆续走光了。
朱植、朱权和东宫的几个皇孙挥手告别,
朱允?叫住了他们,
“等我一起,我去看看韩王。”
朱植急忙摆手,
“别去了,现在他的母妃不让他见客,你去了也就是在外厅坐坐。咱们别一个一个去了,改天我去的话就派人叫上你和小叔子。”
“好啊。那就等你叫我。”朱允?也回去了,一路晃晃悠悠,心里无法放松。
今天老朱很反常,肯定是出事了。刚才看到蒋?从里面出来,
难道是归德府的锦衣卫出事了?
和老钱约定的是一个月内不见了,京城的人手也开始潜伏下来,不再弄出什么懂经营。
剩下的就是只能是等消息了。
等他到了长安宫,发现外面送来了两坛米酒。
只有封泥,坛子上没有酒家的名号。
朱允?开心地笑了,
“来福,收起来吧。这酒好啊!”
按照约定,这是截杀锦衣卫成功的意思。
虽然暂时不知道具体的行动细节,但是这就足够了,至少毁掉了证据。
虽然无助于消除老朱对淮西勋贵满满的恶意,但是至少可以延缓案子的启动。只要争得了时间,一切都还有转机的可能。
尤其是蓝玉要回来了。
早晨老朱的反常表现就是因此了。
带着书信的肯定是镇抚使,一个从四品的武官在京畿一带没了,老朱不暴跳如雷才怪。
现在老朱的心情应该很糟糕吧?
朱允?在书房坐了片刻,便起身准备出宫。
虽然截杀很爽,但是老朱这种性子,报复必然也是空前绝后的。
朱允通猜测,锦衣卫要大索天下了,京城必然也是重中之重,他有点不放心别院那边。
朱允?刚走出长安宫,姐姐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