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午,天空湛蓝,阳光正好。
六部五寺的重臣,还有在京的王侯,都顶着烈日等在燕子矶码头,今天凉国公蓝玉大胜归来,他们奉旨前来迎接。
周围的大臣都安静,三两个人凑在一起,低声交谈。
朱允?今天也来了,就站在一旁,和督察院的左副都御史马和安聊的亲切。
正午的阳光有些炽热,众人晒的满脸油汗,都翘首以盼,希望凉国公早点到来。
江面上白帆点点,却看不到船队过来。
朱允?站在人群的最前面,静静地看着江面,盯着江水发呆。
五天前,郭宁妃去了;
前天,李院判也去了。
熟悉的人一个一个离去,京城变得陌生了许多。
身侧站的是吏部左侍郎黄元济,不断找他说话。自从白马非马,被朱允?摆了一道,黄元济对他十分客气,甚至有点巴结。
朱允?只想一个人安静一会儿,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几句。
“殿下,喜欢青铜器吗?”
“黄侍郎,对商周的青铜器很有研究啊?”
“殿下,下官只是有点小小的心得。”
“哦。”
“殿下如何看商周的器物,有特别喜爱之物吗?”
“还行吧。”
“下官知道有几家文玩的铺子,东西都很不错,殿下如果感兴趣,下官可以介绍一二。”
朱允通有些挠头,喜欢商周的是吧?咱给你找点事做,免得总是打揽我。
“黄侍郎,龙骨上面的字你认识?”
“这个......,殿下,那是药材,下官很少关注。呃,上面的文字很古老,下官偶尔也有认识的。
“你想想,这些文字是不是也挺有趣?这可是上古文字呢!说不定就是掩埋在废墟中的历史。
“殿下说的是。”
“你就没想过去识别这些古老的文字?”朱允通紧跟着追问道。
“呃,殿下,这个似乎很有趣。”黄元济陷入了沉思。
龙骨现在是药铺里才有的,偶尔会带文字。
一般带有字的价格会高一些。
自己过去还真没留意过。
也许,以后可以关注一二,这似乎是个新颖的领域,还没有人触碰过。
朱允的话似乎给他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黄元济陷入沉思。如果自己能一一识别这些字,就可以写一本书流传后世了。
黄元济越想越觉得可能,几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全身心陷入了以后的筹划,第一步,去药店买来大量带文字的龙骨;第二步,………………
朱允?的耳边终于清静了。
江面上,他看到了几艘挂着“许”字的快船从眼前划过。
现在许家的快船生意十分火爆,已经在布局在运河上设点,慢慢渗向淮水、黄河。
不过他心里还是隐隐有些担忧,现在自己还能庇护他们,一旦老朱宣布的继承人不是自己,许家的生意必然会遭遇打击,甚至是毁灭性的。
今天回去得找许小棠谈一谈,快船的布局要重新考虑区域了。
一艘普通,陈旧的客船枉顾岸上士兵的呵斥,自顾自地靠上了码头,船夫搭上了跳板。
岸边的士兵急忙上前要驱逐他们走开,这里是专给凉国公留的。
船夫大声说了几句,衙役惊讶地看向船舱。
紧接着,蓝玉带着几名护卫,从船舱里走了出来。
岸上的众人都愣住了,
“是凉国公?”
“怎么如此简朴......”
“没想到啊,”
“国公爷这般简朴,实乃我辈之楷模。”
本以为会来一个庞大的船队,触目都是遮天蔽日的桅杆,没有只有孤舟。
众人迎了上去,施礼后一阵寒暄。
朱允?笑着站在一侧,看着风尘仆仆的蓝玉,两人对视一眼,笑着点点头。
人多眼杂,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
蓝玉和众人客套几句就告辞去了乾清宫,群臣就此散了。
朱允?则陪着王行回家。这一趟四川之行,王行黑瘦了很多。
两人直接去了凉国公府的书房。
王行坐在熟悉的位置,浑身放松下来,连声感慨,
“还是家里的椅子舒服。”
朱允?端着茶杯慢慢喝了起来,出了一中午的汗,早就口干舌燥。
一杯茶尽,他才屏退左右,问道,
“先生,可知道郑国公建了一个道观?主持叫玄真子?”
王行点点头,
“殿下,在下有印象的。郑国公在外生病了,是玄真子治好了,两人就这么认识了。之后随郑国公回京。”
朱允通拿出画像,
“先生看看,是这个人吗?”
王行接过去仔细看了看,
“殿下,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