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走,跟咱送礼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允?正要回答,朱植已经站了出来,
    朱植梗着脖子道:
    “父皇陛下,臣的那几个下人,是臣硬塞给侄儿的,通侄儿不便拒绝,只好收下了。”
    朱权也站出来,躬身道:
    “禀父皇陛下,臣的那几个人,也是臣硬塞过去的,通侄儿面上过不去,就收下了。”
    他们两个大包大揽,将问题都揽在自己身上。
    朱允?暗自撇嘴,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朱允?心里很感动,急忙躬身道:
    “禀皇爷爷陛下,宁王、卫王见臣赈济忙乱,就派了一些人手,协助赈济灾民。臣感激不尽。”
    朱元璋看看朱植,又看看朱允?。
    相比之下,朱植的性格比较直率,不如?儿滑溜,
    其实,是怎么一回事他很清楚,锦衣卫都报上来了。说赈济灾民,也勉强说的过去,毕竟作坊里的工匠都是灾民。
    老朱很开心,看到孩子们能互相支持,而不是互相揭发,这让他老怀大慰。
    朱权、朱植的人已经撤回来了,他也不打算再深究。
    朱元璋扫了他们三个一眼,
    “行了,就别互相吹捧了。”
    “全都滚吧!”
    朱允?四个人齐齐躬身施礼,
    “臣告退!”
    “快滚!”朱元璋不耐烦地挥挥手。
    朱允?和朱权、朱植如蒙大赦,后退几步,转身朝殿外走去。
    他们这才发现,透过窗纱的已经是夕阳的余辉,
    一个下午过去了!
    朱允?也跟着出去,但是心里却十分委屈,
    自己清清白白的,什么也没干,就被叫来旁听,
    好事一点儿也没有,最后还一起被骂。
    自己就是个妥妥的大冤种。
    朱元璋和群臣议出了章程,廷议就散了。
    朱元璋留下了齐泰,
    “拟一份旨意,御史贾镶石构陷皇孙,?琼州府通判。”
    他又想到了赐朱允?的弓箭,
    “云奇,弓箭还没送过去吗?”
    周云奇躬身道:
    “陛下,还有一套弓箭缺了箭筒,老奴吩咐司礼监去补齐,今天下午已经送来了,老奴正准备安排人手去送呢。”
    朱元璋点点头,
    “你考虑的很周全,让人送去吧。”
    夕阳西下。
    倦鸟归林。
    告辞朱权、朱植兄弟,朱允?不急不忙地朝回走,朱允?就在他身后,兄弟两个谁也不搭理谁。
    朱允?走的很快,时候不大就将朱允?甩的没影了。
    朱允?刚进东宫,夏嬷嬷就迎了上来,
    夏嬷嬷满脸担忧,上前低声问道:
    “殿下,怎么样?陛下责罚了?”
    朱允?有些惊讶,
    “你们的消息很灵通啊?我没事的,陛下没有责罚。”
    夏嬷嬷开心地笑了,
    “没事就好啊!是凉国公府的嬷嬷上午来了,说殿下被弹劾了。”
    “老妈当时就去大本堂告诉殿下,却被司礼监的太监挡住了,不让老奴过去。”
    朱允?吃了一惊,想到中午看到的几个司礼监的太监。
    他终于明白了,原来老朱考虑的这么周全。
    看来,今天老朱是想收拾自己的,只是没得逞。
    朱允通不由地暗生警惕,
    老朱最在意的,是他亲手建立的秩序,他不喜欢别人破坏他的秩序,
    所以皇子违禁经商,被他严厉地惩罚;
    自己涉嫌经商,他就大张旗鼓地询问。
    以后再做事一定要小心了,和老朱的秩序冲突,就等于和老朱冲突,
    现在的自己,还没有和老朱硬刚的本钱。
    回到长安宫,朱允通发现宫门口堆积了不少新鲜的竹子。
    “这,哪里来的?”
    “殿下,是宫外蓝九和护卫送来的。”夏嬷嬷回道,“足足两牛车呢。”
    朱允?想起来了,
    是自己让蓝九和留意,如果有南方来的鲜竹子,就买一些送进来。
    没想到,这个夯货竟然买了这么多。
    朱允?叫来两个年轻的太监,
    “一个人扛几根,跟本王走。”
    又叫来文来福,
    “去通知太医院,把这些鲜竹子全部拉走,送给他们了。”
    他要鲜竹子,是要做竹沥用的。
    竹沥是大寒之物,哪用的上这么多。
    放自己这里慢慢就干燥浪费了,冬季上火的人多,就给太医院治病救人吧。
    朱允通没有进殿,带着两个小太监就要走。
    文来福急忙追着问道,
    “殿下,您这是去哪里?”
    “本王去后宫,给卫王送礼!”朱允?笑道。
    鲜竹子就是给朱植的母亲找的,
    韩妃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