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暮色苍茫。
乾清宫,朱允?兄弟三人又来请安了。
还没有进殿,就已经听到里面传来几声咳嗽。
朱允?的眼圈又红了:
“三弟,皇爷爷太辛劳了。”
朱允?点点头,宽慰道:
“别担心,就是秋天干燥,太医给开了润肺的药了。”
朱允?不愿意再说话,咱关心的是皇爷爷眼下的健康,老三却看的是未来要康复,简直鸡同鸭讲。
每次显孝心,都被老三给无视了,
这个朱老三心怎么这么硬?
老朱一身绛红色的棉质长袍,正坐在桌前用早膳,一旁还摊开了一份奏疏。
三人进去请了安,正要告退,老朱咳嗽一声,左手按着奏疏,缓缓说道,
“吏部左侍郎要辞官了,去搞那些龟甲、骨头棒子。”
“?儿,这是你给出的主意吧?”
朱允?转头看了一眼,朝廷一直在招揽人才,老三竟然在朝外推,皇爷爷看似有些不高兴了。
朱允通躬身道,
“皇爷爷,孙儿和他提过龙骨上有字,很有可能是要时期,甚至更古老的文字。”
“没想到他竟然沉迷于其中。孙儿也感到意外。’
朱元璋看着他们兄弟三人,
“你们都怎么看?”
朱允?躬身回道,
“禀皇爷爷,孙儿认为黄侍郎应该安心本职,为朝廷效力。研究学问可以放在下值之后。”
朱允通有些担心,老朱这是什么意思?莫非黄元济辞官,惹的老朱心里不痛快了?
老朱会不会拒绝,甚至下旨申斥一番?
这个老朱是有先例的,朝廷征召广信府的夏伯叔侄,这两人学问很好,
可惜他们拒绝了老朱的征召,
结果老朱一顿训斥后,直接砍了他们的脑袋。
朱允?心中?然,不会是老朱也对黄元济动了杀心吧?
他急忙想着对策,问题的关键是老朱如何看这件事,
如果是看作黄元济不愿意为朝廷效力,那就是大麻烦了;
如果老朱认识到,即便黄元济辞职了,对朝廷也是有好处的,那就很有希望。
朝廷能从得到什么?
其实,就是老朱能从中得到什么?
朱允?很快想到了对策,躬身回道:
“皇爷爷,孙儿认为朝廷永远不会缺官,但是最缺安心学问的人。”
“何况每天都在消耗龙骨,上面的文字也跟着湮灭了。这是中原文明的重大损失,完全无法弥补。
老朱听了,心中也有些意动。
上古的文字就在眼前被磨成药粉,是有些可惜了。
朱允?继续道:
“过去能认识文字的,懂占卜的,多在宫廷,因此孙儿认为这极有可能记载了上古的宫廷文明,或者上古的国家大事。”
“因此,孙儿支持黄侍郎专心学问,争取在甲骨一道有所突破,开创研究古文字之先河。”
“日后史书上必然有他的一笔,这更是彰显皇爷爷文治之功。”
自己和黄元济是泛泛之交,但是他能去开创一门的学问,朱允通自然乐意支持。
有了黄元济开头,相信甲骨文的研究会越来越多,可以早日挽救更多的甲骨,避免被研磨成药粉。
!!!
朱允?酸了,老三的角度太刁钻了。
他想反驳,可是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词,总不能说做官比做学问强吧。
他思虑再三,最后只能保持沉默。
好吧,老三你清高,你了不起,你要帮助皇爷爷建立文治。
老朱微微颔首,
“咱知道了。”
兄弟三人躬身告退。
老朱捻着胡子,沉吟了起来。
他对龙骨什么的不在意,但是如果能开一门新的学问,追溯上古文明,那也是咱的文治的一部分了。
武功已经有了,创建了大明,一统中原,足以光耀千古;
文治总还有点欠缺,如果黄元济能有所成就,朕的文治武功就完美了不少。
他抽出黄元济的奏疏,拿起御笔,摊开后批了一个“准”字。
“云奇啊,你去药房看看,龙骨上有字的全部挑出来,朕赐给黄元济了。”
朱允通回了长安宫。
文来福送来了当天的邸报。
朱允?翻了一遍,大部分内容他已经知道了。
其中,蓝玉奏请冬季士兵训练问题的奏疏,被老朱给驳回了。
朱允?摇摇头,一声叹息。
老朱上次企图通过杀叶升,掀起清理淮西勋贵的屠杀,但是杀叶升的证据没了。
最后虎头蛇尾,只杀了叶升的儿子。
但是老朱清除淮西勋贵的决心没有变,他要为继位的皇孙清除威胁。
即便是选择朱允道,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