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允?放下茶杯,
“皇爷爷,父王,无论朝廷如何开源,钱进国库都需要一段时间。”
“可是朝廷每天都需要大量的开销,有些大额的开销很重要,又很紧急。”
“这就需要一笔钱来应急。”
老朱和太子都连连点头,这话太对了。
可以说,朝廷绝大部分精力,就是在解决如何搞钱,如何搞粮,
钱、粮似乎永远都不够。
岂止是大明,历朝历代亦是如此。
朱允?继续道:
“那么在开源的钱进来之前,就必须有钱来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这笔钱,就是咱的上策!”
老朱爷俩目不转睛地看着他,难道他今天能解决朝廷的这个大难题?
爷俩的心都被吊了起来,期盼一个满意的答案,又担心迎来的是失望。
宫女来给众人续茶。
朱允?伸手又要去端茶杯。
朱标急了,气的吹胡子瞪眼睛:
“你小子,是在茶馆说话本呢?”
关键时刻就停,太吊人胃口了。
正等着答案呢!
他已经急的浑身难受。
朱元璋哈哈大笑,
“标儿,让他喝茶,咱不急。”
“云奇啊,什么时辰了?”
周云奇从外面走了过来,
“?陛下,西正了。”
老朱和太子都吃了一惊,竟然这么晚了。
他们看向窗子,外面漆黑一片。
“父皇,在这用晚膳吧?”朱标请示道。
老朱点点头,
“简单点,让他们送这里来。给孩子们来点肉。”
周云奇下去吩咐了。
朱允?心中酸溜溜的,也就老三喜欢吃肉,皇爷爷明显是给他叫的。
朱允?喝了几口茶,继续道:
“上策,就是借钱!”
“皇爷爷,父王,自古都是官府向民间借贷,周朝有泉府,唐朝有公廨本钱。”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朝廷其实也可以向百姓借钱?”
老朱,太子都愣住了。
对啊!
之前的皇朝怎么没有想到呢?
大明朝廷也没想到!
朱允?的话犹如一道雪亮的刀光,斩开了历史的迷雾,露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爷俩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的兴奋,这事可行!
朱允?却糊涂了,
“朝廷向民间借钱?朝廷的威严何在?”
朱允?就当他在梦呓,没有理会,而是继续给老朱,太子解惑:
“我朝建立不久,在民间信誉很高,可以发行债券的。就像宝钞一样,让百姓购买,朝廷支付很低的利息。”
“朝廷的债务,咱们可以称之为‘国债‘。”
“有朝廷为之背书,百姓不担心会坏账,肯定十分踊跃地购买。”
说完,他停了下来,给老朱父子消化的时间。
至于朱允?,被他直接跳过了,朱小二明显出于梦游一般的状态。
老朱沉思片刻,又问道,
“那百姓如何还债?还有,利息也不是朝廷的负担吗?”
朱允?笑道,
“可以有短期的国债,一年以内偿还,解决朝廷的燃眉之急;”
“也可以有中期的国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或者十年以下期限的,朝廷的一些长期项目,就可以用这种。
“例如屯田、修复长城。”
“还有一种是长期的国债,二、三十年,四、五十年的,这种一般用于特种重大、期限很长的朝廷要务,例如巩固大明的海防。”
“因为还债信用良好,所以利率可以适当比市面上的低。”
“相对于吸引的资金,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利息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朱允?笑了,
“一年,五年,还可以理解,你弄个五十年的,卖给谁?”
老朱父子也觉得这是个问题。
爷孙三个看向朱允?。
朱允?解释道,
“这个就是家里有闲钱的,买下来传给子孙的。朝廷信誉作为背书,不担心瞎了钱,还有利息可以拿。”
老朱,太子都顺手端起茶杯,一边喝一边琢磨。
一杯茶喝完了,老朱才说道,
“?儿,继续说啊!”
朱允?继续道:
“虽然是国债,但是也要纯粹一些,就是单纯的利息,不要和其他任何利益挂钩,尤其不能官,爵挂在一起,避免朝廷卖官鬻爵。”
“朝廷可以鼓励官员,百姓购买,但是不能强迫。”
大明之前,没有朝廷向民间大规模借债,
但是大明之后的那个王朝,就向民间借过债,息借款、昭信股票、
最后都是虎头蛇尾,成了敲诈百姓、卖官鬻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