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暮色渐浓。
乾清宫前殿。
朱允?、锦衣卫指挥使蒋琳、刑部尚书杨靖、刑部左侍郎高润生,应天府尹董长义、治中邓辉都安静地站在御案前。
朱元璋戴着老花镜,缓缓翻着奏疏。
清晨,蒋琳说三天就能破案。
没想到一个白天,朱允通带着刑部和应天府就将案子了结了。
他现在看的就是初步审问的结果。
一旦揭开了面纱,其实案情并不复杂。
主谋就是锦衣卫千户房元化。
他还在灵山卫担任指挥佥事的时候,认识了倭寇渡边熊太郎。
房元化调任锦衣卫担任千户后,一直暗中经营水上运输的生意,甚至和渡边熊太郎勾结,
一边帮倭寇销赃,一边将中原的绸缎、茶叶和瓷器走私出去。
这次假钞案的纸张就是渡边熊一提供的,有海商从满剌加带来了一种草,造出来的纸和宝钞用的桑穰纸十分相似。
可以说,房元化是在幕后控制一切的主谋,李越虎家出现的“神秘人”就是他。
房元化之下,还有三个重要的从犯。
第一个就是李越虎。
李越虎曾担任亲军都督府的指挥同知,在任上他侮辱杀害一名无辜的少女,而这个少女的父亲现在是京营的将领。
房元化知道内幕,就拿此要挟李越虎,迫使他参与制造假钞,负责假钞的印制、分发。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李越虎的家人、族人涉案,但是被李越虎收买,拉拢的官员足足有十二人,他是几个从犯中影响最恶劣的。
第二个从犯是丁锦华。
丁锦华在嘉兴担任府丞的时候和房元化结识,两人利益上相互勾结,在走私上沆瀣一气。
房元化决定做假钞后,两人一拍即合,
丁锦华负责控制使用假钞的人员,避免突然大量假钞入市,平衡各方利益,同时防止消息泄露。
第三个从犯叫都星文。
都星文的家族是南昌有名的富户,房元化的财产大部分都挂在他的名下。
在房元化开始印制假钞后,都星文从南昌赶来京城,协助丁锦华控制分销假钞的商人。
至于丁锦华家中的倭寇,为首的是渡边熊太郎的儿子,
此子羡慕京城繁华,同时为了销赃,在房元化的安排下潜入京城。
在今天上午围剿丁锦华的时候,他被兵马司的将士当场斩杀。
乾清宫悄然无声,只有朱元璋偶尔翻页的声音。
他看的十分仔细,足足看了一个时辰,才看完全部卷宗,
心中有些欣慰,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案子破了!
其中还有一些疑点,如房元化和渡边熊太郎是如何认识的,造纸的原料的具体来源......
但是这些都无关紧要了,案情真相大白,主要案犯要么死了,要么已经落网,只有房元化还在逃。
近期,因为假钞,宝钞疯狂?值,不少商家甚至明确表示不收宝钞。
与之相应的,米价飞涨,平民百姓苦不堪言。
市面上终于可以恢复平静了。
老朱的目光透过老花镜的上缘,冷冷地看了一眼蒋琳。
假钞案卷入的犯人足有上百人,一个锦衣卫的千户竟然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浪。
他本以为会有权贵卷入,尤其是淮西勋贵。
没想到主谋竟然只是一个正五品的武官,反而从犯有退仕的朝廷大员。
他们中间也曾几次差点走漏了风声,但是最终都是凭借他们掌控的权力给消除了。
房元化!
此獠不简单?!
朱元璋记得很清楚,前几天才抓了一个锦衣卫百户姜和泰。
“蒋?,锦衣卫的人很缺钱啊?”
蒋?满头大汗,噗通跪倒,
“陛下,臣没有管好下属,臣死罪!”
朱元璋看看他,淡然道:
“锦衣卫要全力缉拿房元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臣遵旨!”蒋?急忙拱手领旨,“陛下,臣来之前,已经悬赏捉拿房元化。”
朱元璋合上奏疏,
“既然犯人都看押在诏狱,那案子最后就由锦衣卫来收尾吧。”
众人齐齐拱手领旨。
他们都明白,这意味着陛下不打算重罚蒋琳。
蒋?心中好受了一些,陛下还是信任锦衣卫的。
朱元璋摘下老花镜,随手丢在一旁,
“这次刑部,应天府、五城兵马司都表现的很好。”
除了蒋?低着头羞愧难当,朱允、杨靖、董长义都拱手谦虚了两句:
“一切都仰赖陛下运筹帷幄!”
杨靖、长义更是不乏美词,将朱允通也夸耀了一番。
老年捻着胡子,照盘全收了。
朱允?见事情了了,便带着众臣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