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黄子澄的阳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允?放下笔,
    将算术卷子整理好,放在一角,方便太监取走。
    然后坦然起身,理理衣服。
    幸好,题目都做完了,只是没有及时检查。
    他很清楚,黄子澄这就是在坑他。
    这可是在谨身殿!
    黄子澄的做派,看似很蠢,其实很有用。
    一点风险都没有!
    明明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朱允?却无法自证清白。
    没有摄像头,
    没有人证,
    黄子澄的指认就是证据。
    即便有人作证,但是也和黄子澄一样,都是【空口无凭】。
    一边是探花郎、翰林院编撰,一边是十几岁的孩子,
    黄子澄还是东宫伴读,
    他来指认东宫的孩子,可信性就更强了。
    更何况,朱允?之前名声不佳,太顽劣!
    没有名声,就没有信誉!
    陛下、重臣会相信谁,就不言而喻了。
    淮西勋贵都不好辩解。
    这就是黄子澄的阳谋。
    明知你是无辜的,偏要陷害你,就在陛下的眼皮底下,
    而你却无力证明清白。
    ~
    朱允?看着黄子澄,沉声问道:
    “黄编撰,你确认本王说话了?”
    黄子澄以为他会暴怒,没想到如此沉静。
    这份冷静,让黄子澄心里一阵发慌,
    黄子澄目光躲闪,侧身礼让,
    “三位贵人,请吧!”
    朱允?没再争论,
    这种事多说无益,争论下去,只会越描越黑。
    不如静观其变。
    敢在陛下面前污蔑皇孙!
    这就是典型的灯下黑!
    心中也重新认识了黄子澄,这人胆子能包天!
    朱植有些愧疚,冲他拱拱手,
    “?侄儿,是我连累你了!”
    “无妨。”朱允?冲他摆摆手。
    黄子澄面不改色,径直带着他们三个人来到御案前,
    “陛下,人已经带来了。”
    朱元璋看着奏折,头也不抬,只是“嗯”了一声。
    大太监周云奇走了过来,低声道:
    “两位王爷,殿下,请候着吧!”
    朱允?看到他,不用问也能将人和名字对上。
    他不由地想起了武术老师,周云海。
    两个人的名字就差一个字,难道是兄弟?
    下次见了周先生,得问一问。
    黄子澄冲朱元璋躬身施礼,后退几步,转身回去监考了。
    朱允?三个人就站在御案前。
    朱元璋无视了三小只,完全沉浸在了工作中,一本奏折接着一本奏折,
    有的扫一眼就写了批语;
    有的反复地看,甚至揉揉额头,沉思片刻,写批语也十分慎重。
    朱允?依然看不到他的脸,
    最多只能看到嵌着皱纹的额头。
    自始至终,老朱的表情都没有变化,如一潭死水,看不出喜怒哀乐。
    朱允?心中感慨,
    这就是上位者,喜怒不形于色,
    让人无法揣摩他的内心想法。
    ~
    三个人静静地站着。
    朱植已经放松下来,不再紧张。
    大殿很安静,偶尔“啪”的一声轻响,那是朱元璋丢奏折的声音。
    又过了盏茶时间,
    不远处传来黄子澄的声音,
    “时间到!”
    “请放下笔!”
    “请将卷子放在桌子的一角。”
    “请排好队列,这次站成两排。”
    西边传来一阵挪凳子的声音,有人在小声交流。
    黄子澄急忙低声喝止:
    “肃静!”
    时候不大,黄子澄带着学生来了,就站在朱允?他们的后面。
    朱允?就在朱允?的正后方。
    看着被罚站的弟弟,朱允?心中十分畅快。
    众人在安静地等候。
    一旁的两位先生在批阅考卷。
    一炷香后,阎思文批阅的默写先完成了。
    他抱着一叠试卷走到御案旁,躬身道:
    “陛下,默写的卷子,臣已经都看过了。”
    朱元璋终于抬起头,
    “哦,都默的怎么样啊?”
    阎思文恭敬地回道:
    “总体水平都很好,都默写出来了。”
    “差别就在于错误的多少,字体是否工整。”
    “臣将前三名放在了最上面,”
    “第一名完全没有错误,字虽然稚嫩,但是隐约有华美、圆融的迹象。”
    “第二名没有错误,书法如行云流水。”
    “第三名有一处错误,字写的刚劲有力。”
    朱元璋微微颔首,
    “好!朕看一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