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季汐想拥护曹子建上位,开创一个不一样的魏国,实现三家归魏。
他相信曹子建不会像谢灵运一样只会吟诗作赋。
争位失败还能活下来可不容易,足以见得曹子建在政治上不完全是个小白。
想想暴毙的黄须儿曹子文。
以前上中学时读古人的诗,大多数诗人都是满腹才华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郁郁不得志,让他十分心疼。
李煜虽是皇帝,但却是后主。
季汐现在有机会助入选中小学生课本的诗人一臂之力,实现其政治抱负,当然不会错过。
他没有思考多久便做了决定。
中午放学之后,季汐问同乘一辆马车的荀俣:“你以前参加过曹植的宴会吗?我第一次去不知道要注意什么。”
荀俣惊奇地道:“他也请了你?”
季汐见荀俣惊讶的样子十分不解地道:“是啊,怎么了?”
荀俣惊奇过后耐心地解释道:“曹植的宴会不是那么好参加的,每个人都要在宴席上作诗,你……”
话未说完,意思不言而喻。
荀俣看到季汐瞬间垮下去的脸色,叹了口气说道:“我先替你写好吧。”
他经常帮季汐写诗,都习惯了。
季汐听到荀俣的话,一改垂头丧气的表情,眉开眼笑地道:“那就多谢了。”
他才入学不到半个月,作诗是真不行。
私学里的同学都是从小学习如何写诗作赋而不仅仅只是背诗,功底扎实,可以说人人都会作诗。
只有他才学了不到半个月。
刚开始那几天因为作业写的太差把教诗词歌赋的夫子气成河豚,没少打他戒尺,把他手都打肿了。
荀俣心疼义弟,主动代写作业。
现在是东汉末年,到季汐出生的年代中间间隔了一千八百多年。
其间文人墨客写下众多优美篇章。
季汐又是高中毕业没过多久,会背的诗少说也有上百首。
随便听到一个字就能念出一句诗。
有诗仙、诗圣、诗王做后盾,按理说他在诗词方面不会落后于古人,最起码不会挨戒尺。
可他一句都没有引用前人的诗。
不是他有文人傲骨,不肯借别人的诗为己用哪怕只是引用也不愿意,而是因为根本就没有办法借用或者是引用。毕竟都穿越了,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让自己生活的更好的筹码也就越多,能用得上的就用,实在用不上那就没有办法了。
诗词讲究的是对仗和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季汐试着用方言背了一下学过的诗仙、诗圣、诗王……的诗,结果既不对仗也不押韵,差点没笑场。
这种情况当然是不能用了。
古诗词必押韵,如果不押韵,那就说明是读音错了。比如砖家就通过古诗押韵这一点来研究古代人的发音。
如果诗词不是必须押韵,那砖家研究这个就毫无意义。
因为发音不同,季汐现在只有三国两晋时期的诗能用。总不能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作吧?别人还以为他要去当隐士呢。
也不能用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与题目不符。
《洛神赋》倒是可以借用,可人家原作者就在眼前,好意思吗?曹孟德的诗同理。
诸葛亮和王羲之的也不适合。
恕他才浅,除此之外其他诗人的诗赋都不会背。
荀俣的帮助解决了他一大难题,到时候带小抄就行了。不求惊艳四座,但愿不会因为作不出诗来而成为宴会上的笑谈。
作者有话要说:
宝宝用方言读了一下唐诗,好有趣呀~还专门搜了小视频听老乡用家乡话读诗,别有一番趣味O(∩_∩)O
第11章
第二天,曹子建没来上课。
很快就到了放假的日子,荀俣和季汐准时来到丞相府赴宴。
临近午时,古朴的街道上人员稀少。一辆马车慢悠悠的驶来,停在了相府门前。
季汐率先跳下车,和荀俣一起进入丞相府。
这是季汐第二次来到丞相府,没有先去见曹孟德,而是在家仆的带领下直接来到了曹子建的院子里。
曹子建看到季汐和荀俣,热情地招呼道:“进去坐。”
东汉末年以左为尊。
季汐和荀俣的座位被安排在主座的左侧,荀俣的座位离主座最近。
荀俣的对面坐着一个小孩儿。
季汐多看了一眼,他二人来的非常的早,没想到还有人比他们先来。
对面的小孩儿也好奇地看着季汐。
荀俣低声介绍道:“他叫夏侯威,是夏侯渊四子,今年才十岁。”
夏侯渊,字妙才,有名的将领。
说起来夏侯妙才和曹子建还有一层亲戚关系,是曹子建的表姑父。
夏侯威端起了茶杯相敬。
季汐比夏侯威年长八岁,拼爹也占上风,回礼时只需点头微笑便可。
不一会儿,有其他人进来了。
进来的又是一个小孩儿,坐在了夏侯威的旁边,季汐的对面。
季汐低声问:“来人是谁?”
荀俣介绍道:“他叫乐綝,是乐进之子,今年十七岁。”
乐进,字文谦,有名的将领。
后世将他和张辽、于禁、张郃、徐晃四人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房间不大,声音再小也都能听见。
乐綝听见季汐和荀俣的对话并没有什么反应,不如小小年纪的夏侯威灵活。
此时又有人进来了。
这人季汐和荀俣都认识,不用介绍。
来人正是比季汐小一岁的王肃,先和荀俣、季汐打了个招呼才入座。
其父王朗,字景兴。
季汐在学堂第一次见到王肃时,听说他父亲是王朗,差点脱口而出王司徒。
建安十六年,王朗还没有升任司徒。
这个时候最后一位客人终于进来了,坐在季汐对面的乐綝旁边。
荀俣介绍道:“他叫张虎,是张辽之子,今年十六岁。”
张辽,字文远,有名的将领。
在张虎落座后不久,曹子建便从内室出来坐在了主座上。
他所穿的衣服与在院子里时不同。
在院子里的时候怎么清凉怎么穿,穿的是数层薄薄的纱衣。
现在穿的是月白色的广袖衣裳。
屋子里有冰块降温这样穿并不会觉得热,配上和衣服同色的发带更加彰显才子气质。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未成年,并没有准备酒。
曹子建端起茶杯站起身来道:“我以茶代酒,敬各位一杯。”
在座各位都将会是他的亲信。
左右两边坐着的人都端着茶杯站了起来,回应曹子建。
宴席正式开始了。
每个人面前的长条形桌案上都摆满了丰盛的菜肴,还有甜点、茶水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