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老五,我是为你考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结果正忙着时老张的回信到了。
    中心意思就是吴三桂掀起的反清浪潮很大,从叛地区太多,湖南也沦陷大半,武昌虽有三万守军,但老张没多少信心守住这座重镇,而且看现在这局面吴三桂多半会成为第二个朱元璋,因此为武昌数十万军民安危着想,老张可以成为第一个响应吴三桂反清的封疆大吏,但是吴三桂要给他封王。
    信中原话是:“延龄小儿都能封王,老夫堂堂封疆岂能为小儿之下。”
    气的王五在城上直接骂娘,觉得老张这是利欲熏心,完全摆不正自己位置。
    脑子坏了不成!!
    吴三桂怎么可能给你张长庚封王!
    这要是张长庚都能封王,那阿猫阿狗岂不是个个都能封王?
    别他娘的清廷未灭,反清联盟这边倒先搞出上百个王来。
    可老张信中态度很坚决,总之不给他封王就不献出武昌,你吴三桂有种就过来碰一碰。
    死扛到底的架势。
    王五气的不轻,既然老张老糊涂了,那他也不能惯着。
    只等谭弘水师从上游开拨过来,就把老张从江西求来的水师解决掉,斩断老家伙的后路,看他能在武昌扛到什么时候。
    未想,第二天老张的外甥章阿庆就火急了的代表舅舅来荆州了。
    “五叔,舅舅之所以提出封王这个条件,其实完全是为了五叔考虑舅舅怕五叔这边有什么误会,特意派侄儿来与五叔解释一下。”
    章阿庆的开场白差点呛到王五。
    现在的陕西总督是白如梅,清廷派来西北的统帅是卓布泰,时间、人物都变了,那还会不会有“下克上”这一出大戏就很难说了。
    王五没法影响王辅臣的决定,当下也只能等侯西北进一步的消息。
    如果王辅臣反,皆大欢喜,满清灭亡正式开始倒计时。
    不反,西北有的打。
    卓布泰是个人物,比他弟弟穆里玛的段位至少要高五个档次。
    达素虽与卓布泰齐名,实际论战功的话还是差了卓布泰一些。
    因为,卓布泰一生未有败绩。
    随信郡王多尼征云贵时更是一战尽溃李定国三十营主力,使得李定国元气大伤,再也无法组织与清军战役级别的对抗。
    看样子为了平定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鳌拜是把压箱底的本钱全取出来了。
    康恩倍是老朋友,王五当然要给他面子,便没有再继续索要那1800匹战马。
    这让康恩倍自然是感激万分,一谢再谢。
    虽然吴三桂造反了,但他的前程也因此变得明亮。
    西安驻防八旗两位副都统一个死在巫山,一个死在广元,朝廷随后肯定要重新任命副都统。
    虽然最终决定权在燕京,但作为西安将军的富喀禅肯定有推荐权力。
    康恩倍走后,王五将陕西方面“支付”的战马给了800匹交由刘亨带去襄阳,余下2400匹则带回荆州,当日就赶了回去。
    湖南战局已经明朗,吴军取得全面优势,即将进军武昌。
    自攻占原偏沅巡抚驻地沅州后,吴三桂即命侄子吴应期统兵两万攻岳州,大将吴国贵统兵两万攻衡州。
    驻守宝庆的绿营将领杨富同驻守常德的杨来嘉本就是吴三桂旧部,因此吴军一至立即开城投降。
    吴军所至州县官员尽皆望风奔溃,不过半个月除长沙、岳州以外湖南所属府州全部易帜。
    吴应期又会合杨富等绿营降兵计四万众直取长沙,湖南巡抚韩世琦在向武昌苦求援兵不果后,竟弃守长沙外逃,以致吴应期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长沙,继而率军扑向岳州。
    张国柱对洞庭湖水师的策反工作也取得成效,水师总兵林兴珠、副将杜辉、光义等人率水师全体官兵归降吴三桂。
    杜辉、光义原就是张国柱旧部,早年都是明江北四镇之一刘泽清部下,在吴三桂的重金拉拢下,杜辉、光义毫不犹豫选择反正。
    不过总兵官林兴珠起初并不愿意投降吴三桂,此人早年与叔父林日胜追随明国姓爷郑成功抗清,顺治十三年降清。因在郑成功帐下时见过藤牌兵的威力,故于水师编有一支人数达千人的藤牌兵,颇是精锐。
    林兴珠不肯投降吴三桂的原因是看不起吴三桂,加之认为吴军没有水师拿他无可奈何,因此想先观望一阵。
    要是在湖南呆不下去,他就带水师撤到长江去江西,甚至直接撤到江南去。
    杜辉和光义因忌惮林兴珠手下那支千人藤牌兵不敢强行反正,密谋之后趁林兴珠酒醉强行割断其辫迫林兴珠投降吴三桂。
    怕杜辉和光义杀害自己,林兴珠只得无奈宣布水师反正。
    杜光二人因藤牌兵只听命于林兴珠一人,也不敢杀害林兴珠,导致洞庭湖水师虽然反正易帜,但内部却形成一种奇怪格局。
    吴三桂这边不知林兴珠是被迫归降,高兴之余授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